用于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的膨胀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时,每立方米混凝土膨胀剂用量应为()A、30~50kg/m3B、40~50kg/m3C、40~60kg/m3D、50~60kg/m3

用于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的膨胀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时,每立方米混凝土膨胀剂用量应为()

  • A、30~50kg/m3
  • B、40~50kg/m3
  • C、40~60kg/m3
  • D、50~60kg/m3

相关考题:

关于防止混凝土构筑物裂缝,在施工方面要合理设置后浇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对于大型排水混凝土构筑物,合理的设置后浇带有利于控制施 工期的温差与收缩应力,减少裂缝B. 后浇带设置时,要遵循“数量适当,位置合理”的原 则C. 后浇带一般间距为20?30m带宽可取700?1000mm,并应贯穿整个底板断面D. 后 浇带内填筑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强度应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两个等级E. 后 浇带内填筑的混凝土应用微膨胀水泥或无收缩水泥,混凝土强度应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个等级

下列关于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正确的是( )。 A、后浇带应根据设计要求留置,并保留14天 B、填充后浇带,可采用缓凝型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C、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D、填充后浇带,可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下列关于后浇带的设置和处理,正确的是( )。 A、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天 B、填充后浇带,可采用缓凝型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C、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二级 D、填充后浇带,可采用高强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填充后浇带,可采用(  )。A.比原结构强度低1级的微膨胀混凝土B.比原结构强度高1级的微膨胀混凝土C.比原结构强度低1级的同类混凝土D.比原结构强度高1级的同类混凝土

下列关于后浇带说法不正确的是()。A、后浇带应根据设计要求留设B、后浇带应保留14d后再浇筑C、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充后浇带D、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

混凝土浇筑留置后浇带是为了避免( )。A.混凝土凝固时化学收缩引发的裂缝B.混凝土结构温度收缩引发的裂缝C.混凝土结构施工时留置施工缝D.混凝土膨胀

对于大体积、大面积及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后浇带可采用设置800mm宽的膨胀加强带的措施,并应在其两侧用密孔钢(板)丝网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开。()

用于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应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

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下列属于后浇带质量验收的主控项目是()A、后浇带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或止水胶、预埋注浆管、外贴式止水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B、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C、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限制膨胀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D、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采取保护设施E、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浇筑后浇带混凝土()A、要求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B、最好选在主体收缩状态C、在室内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后浇带间距为30mD、不宜采用无收缩水泥E、宜采用微膨胀水泥

关于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说法正确的是()。A、后浇带填充混凝土可采用微膨胀或无收缩水泥B、用普通水泥C、填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比原结构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D、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

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后浇带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并宜采用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进行浇筑。

关于后浇带设置和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设计无要求,至少保留21d后再浇筑B、填充后浇带,可采用高膨胀混凝土C、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相同D、填充混凝土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

箱形基础当设置贯通后浇带,缝宽不宜小于800mm,在后浇带处钢筋应贯通,顶板浇灌后,相隔(C)d,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并加强养护。

填充后浇带混泥土()。A、要求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B、最好选在主体收缩状态C、在室内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后浇带间距为30mD、不宜采用无收缩水泥E、宜采用微膨胀水泥

大型排水混凝土构筑物,关于后浇带的说法错误的是()。A、后浇混凝土养护期不应少于14dB、采用无收缩水泥C、采用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的混凝土D、采用微膨胀水泥

多选题填充后浇带混泥土()。A要求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B最好选在主体收缩状态C在室内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后浇带间距为30mD不宜采用无收缩水泥E宜采用微膨胀水泥

填空题箱形基础当设置贯通后浇带,缝宽不宜小于800mm,在后浇带处钢筋应贯通,顶板浇灌后,相隔(C)d,用比设计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微膨胀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并加强养护。

填空题大体积、大面积及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后浇带可采用膨胀加强带的措施,膨胀加强带宽度宜为()mm,并应在其两侧用密孔钢(板)丝网将带内混凝土与带外混凝土分开。

多选题地下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11):下列属于后浇带质量验收的主控项目是()A后浇带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或止水胶、预埋注浆管、外贴式止水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B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C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限制膨胀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D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采取保护设施E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单选题用于工程接缝填充和膨胀加强带的膨胀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时,单位胶凝材料用量不宜小于()A300kg/m3B350kg/m3C400kg/m3D450kg/m3

多选题浇筑后浇带混凝土()。A要求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B最好选在主体收缩状态C在室内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后浇带间距为30mD不宜采用无收缩水泥E宜采用微膨胀水泥

单选题关于后浇带设置和处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若设计无要求,至少保留21d后再浇筑B填充后浇带,可采用高膨胀混凝土C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相同D填充混凝土保持至少15d的湿润养护

多选题下列属于后浇带质量验收的主控项目是:()。A后浇带用遇水膨胀止水条或止水胶、预埋注浆管、外贴式止水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B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C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抗渗性能和限制膨胀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D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前,后浇带部位和外贴式止水带应采取保护设施E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判断题用于后浇带和膨胀加强带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应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个等级。()A对B错

单选题用于后浇带及膨胀加强带的膨胀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试验时,每立方米混凝土膨胀剂用量应为()A30~50kg/m3B40~50kg/m3C40~60kg/m3D50~60kg/m3

单选题一般后浇带的混凝土宜采用()。A补偿膨胀砼B微收缩C补偿收缩砼或者微膨胀D补偿膨胀砼或者微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