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密度按公式计算,数据应精确到()kg/m³.A、5B、10C、1D、2

表观密度按公式计算,数据应精确到()kg/m³.

  • A、5
  • B、10
  • C、1
  • D、2

相关考题:

按表观密度为()时称为重混凝土。 A、2900kg/m3B、1950kg/m3C、1950~2600kg/m3D、2600kg/m3

下列关于水运工程混凝土用粗骨料密度试验说法正确的是()。 A.粗骨料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装料均分3层装入B.粗骨料表观密度应精确至1kg/m3C.粗骨料表观密度的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10kg/m3时应重新试验D.粗骨料表观密度试验时应测水温,选取表观密度的修正系数

国标对砂的表观密度规定,要求表观密度不大于2500kg/m3。

关于细集料的表观密度与表观相对密度试验,请回答下列问题:(5)砂的表观密度试验结果如下表,试验结果表达错误之处是( )。A.质量称量,数据记录的精确度B.第2次试验中,计算砂的表观密度单个值的精确度与两次试验平均值的计算值C.第1次试验中,计算砂的表观密度单个值的精确度D.结论

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应精确至10kg/m3。

下列哪些计算结果单位是用kg/m3表示()A、表观密度B、堆积密度C、紧密密度D、含泥量

石表观密度计算,精确至()A、1kg/m3B、10kg/m3C、100kg/m3D、5kg/m3

建筑用砂的表观密度应()。A、≥2500kg/m3B、≥2700kg/m3C、≥2000kg/m3D、≥3000kg/m3

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的试验结果精确至10kg/mm3。

砂浆拌合物密度试验由二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确定,计算精确到10kg/m3。

表观密度计算公示ρ0=m/v0,其中ρ0的单位正确的是()A、g/cm3B、kg/m3C、g/m3D、kg/cm3

下述对表观密度的试验描述对的有()A、表观密度试验数据精确至10kg/m3;B、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C、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10kg/m3,应重新试验D、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kg/m3,可取4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轻物质是指再生细骨料中()小于2000kg/m3的物质。A、表观密度B、干表观密度C、湿表观密度D、堆积密度

骨料堆积密度试验结果计算应精确至()kg/m3.A、1B、5C、10D、100

砂的堆积密度、紧密密度、表观密度的结果精确至()。表观密度试验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重新试验。空隙率精确至()。

加气砼干体积密度试验中应计算精确至()kg/m3。

采用网篮法计算集料的表观、表干、毛体积相对密度公式各不相同,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三种密度计算公式中,分母相同,分子不同B、三种密度计算公式中,分子相同,分母不同C、表观相对密度和毛体积相对密度公式,分子是相同的,分母不同D、表观相对密度和表干相对密度公式,分子是相同的,分母不同E、毛体积相对密度和表干相对密度公式,分子是相同的,分母不同

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应符合表观密度大于();松散堆积密度大于();空隙率小于()。A、2500kg/m3B、1350kg/m3C、47%D、1450kg/m3E、2400kg/m3

砂浆的理论表观密度值计算公式:()

单选题建筑用砂的表观密度应()。A≥2500kg/m3B≥2700kg/m3C≥2000kg/m3D≥3000kg/m3

单选题石子表观密度试验中,表观密度计算结果应精确至()kg/m3A20B10C5D1

多选题下述对表观密度的试验描述对的有()A表观密度试验数据精确至10kg/m3;B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应重新试验C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数值,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10kg/m3,应重新试验D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kg/m3,可取4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判断题砂浆的实测表观密度值应精确至10kg/m3。A对B错

填空题砂的堆积密度、紧密密度、表观密度的结果精确至()。表观密度试验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重新试验。空隙率精确至()。

多选题下列哪些计算结果单位是用kg/m3表示()A表观密度B堆积密度C紧密密度D含泥量

单选题表观密度按公式计算,数据应精确到()kg/m³.A5B10C1D2

单选题拌制混凝土所用粗骨料的密度应符合规定: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松散堆积密度应()。A<表观密度B=表观密度C>表观密度D≈表观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