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杆拉线的测定,可按测量角深的方法进行,其角深的正方向即是拉线的方向

角杆拉线的测定,可按测量角深的方法进行,其角深的正方向即是拉线的方向


相关考题:

角杆拉线方位的测定可按测量角深的方法进行,其角深的反方向即是拉线的方向,出土位置可按杆高的比例量出拉距。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角深大于1米的角杆,应装设()。 A.避雷地线B.避雷针C.拉线D.撑杆

墙壁拉线对于角杆要求角深大于10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高桩拉线如果用于角杆,正拉线和副拉线程式相同,副拉线的距高比为1:1.()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拉线的程式主要决定于以下哪些因素()A、杆路的负载B、拉线的距高比C、拉线的种类D、角深的大小

角深大于13米的角杆,必须采用比吊线高一级程式的钢绞线的拉线或用2根与吊线同一程式的钢绞线拉线。()

终端杆拉线应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程式;角杆拉线,当角深不大于13m时,拉线同吊线程式。角深大于13m时,应选择比吊线大一级的程式。

拉线的程式主要决定于以下那些因素()A、杆路的负载B、拉线的距高比C、拉线的种类D、角深的大小

下列()情况的角杆应采用比吊线高一级的钢绞线作拉线或与吊线同一程式的2根钢绞线作拉线。A、角深大于13m的角杆B、拉线距高比在3/4~1之间且角深大于10mC、拉线距高比小于1/2旦角深大于6.5m的电杆D、以上都不是

下列哪种情况下的角杆应采用比吊线高一级的钢绞线做拉线()。A、角深不大于13mB、角深大于13mC、角深不大于10mD、角深大于10m

角深不大于13m的角杆,可安装2根与光(电)缆吊线同一程式的钢绞线作拉线。

角杆、终端杆、分线杆及抗风杆/防凌杆等需加装拉线(或撑杆),电杆测定应考虑拉线(或撑杆)的位置。

跨越道路的拉线杆埋深不得小于杆长的(),拉线杆应向受力的反方向倾斜()。

埋设地土质较松,角杆的角深又较大时,撑杆底部应装设()。A、线担B、横担C、横木D、拉线

当角杆的角深值小于15米时,拉线及拉线方向怎样规定?当角杆的角深值大于15米时,拉线及拉线方向怎样规定?

不在原有杆洞更换角杆时,可以不重新测量杆位与角深拉线。

角深大于l5m时(偏转角≥60。)的角杆应装设()条拉线。

角深大于()m时,角杆应装设两条拉线。

在木电杆杆路中,角杆有时角深很小,且不能装设拉线时,改用()来代替拉线。

拉线的种类有()。A、角杆拉线、顶头拉线、双方拉线B、三角拉线、高桩拉线、V型拉线C、杆间拉线、吊板拉线、泄力拉线D、四方拉线、平行拉线

角杆拉线,角深在()以内时,只设一条拉线;角深大于15m时,应装设两条拉线,分别在对应线条张力的反侧,两条拉线的出土点应互相内移40cm。A、15mB、16mC、17mD、18m

角深大于1米的角杆,应装设()。A、避雷地线B、避雷针C、拉线D、撑杆

填空题跨越道路的拉线杆埋深不得小于杆长的(),拉线杆应向受力的反方向倾斜()。

单选题角杆拉线,角深不大于()时,拉线同吊线程式A15mB13MC20MD30M

多选题下列()情况的角杆应采用比吊线高一级的钢绞线作拉线或与吊线同一程式的2根钢绞线作拉线。A角深大于13m的角杆B拉线距高比在3/4~1之间且角深大于10mC拉线距高比小于1/2旦角深大于6.5m的电杆D以上都不是

单选题角深大于1米的角杆,应装设()。A避雷地线B避雷针C拉线D撑杆

单选题下列哪种情况下的角杆应采用比吊线高一级的钢绞线做拉线()。A角深不大于13mB角深大于13mC角深不大于10mD角深大于1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