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程中规定,氧化锌避雷器U1mA值与交接试验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10%。

规程中规定,氧化锌避雷器U1mA值与交接试验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10%。


相关考题:

氧化锌避雷器直流75%U1mA下的泄漏电流不大于50μA( )

氧化锌避雷器直流1mA电压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5%(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规定,直流1mA下临界动作电压U1mA与初始值相比较,变化应不大于±5%。0.75U1mA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0μA。( )

对高压试验结果的判断不但与规程规定值比较,还应该(),全面分析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A、与历史数据比较B、与同类设备数据相比较C、进一步检测D、与初始值比较

消弧线圈交接试验验收规定,对避雷器施加持续运行电压,测量通过避雷器的全电流和阻性电流,该值应符合制造厂技术规定。

对10KV运行线路用氧化物避雷器本体进行抽查,U1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A、±15%B、±10%C、±5%D、±2%

高压试验结果的判断以规程规定值作为唯一依据()

简述氧化锌避雷器直流1mA电压及75%U1mA下的泄漏电流的试验步骤和标准是什么?

直流1mA电压U1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A、±2%B、±5%C、±10%D、±20%

已知一金属氧化物避雷器U1mA规定值为159kV,实际测量为152kV,该避雷器的该项试验结果合格。

避雷器是连接在电力线路和大地之间,使雷云向大地放电,从而保护电气设备的器具。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又称氧化锌避雷器)一般可分为无间隙和有串联间隙两类,我们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要对避雷器进行相关的试验。对于避雷器试验项目,我们提出以下问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中规定:在直流1mA电压(U1mA)及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项目中()。A、不得低于GB11032—2000规定值B、U1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5%C、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0μAD、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不应小于50μA

中控分析规程中对于测定值或计算值与规定值进行比较时采用()法,如工业双氧水测定值含量为27.48%,则可判定是()。

对运行线路用氧化物避雷器本体进行抽查,U1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A、5%B、-5%C、10%D、-10%

()属于预试规程对氧化锌避雷器试验规定的项目。A、绝缘电阻B、直流电阻C、1mA下的参考电压D、0.75倍U1mA下的泄漏电流

下列是10KV氧化锌避雷器0.75倍U1mA下的泄漏电流试验数据,合格的是()。A、10μAB、20μAC、60μAD、10μA

站用变当有载开关动作次数或运行时间达到()时,应进行检修并对开关的切换程序与时间进行测试。A、电力规程定值B、制造厂规定值C、设备运行年限D、鉴定部门定值

避雷器交接试验验收要求,0.75倍直流参考电压下泄漏电流部分避雷器泄漏电流值可按制造厂和用户协商值执行。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1mA电压要求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大于()A、±30%B、±10%C、±5%D、-10%~+5%

测量氧化锌避雷器直流1mA下的电压值,与初始值比较,其变化不应大于()。A、±5%;B、±10%;C、±15%。

避雷器出厂试验验收中规定,500kV及以上多柱避雷器电流分布试验,()中的最大电流值应符合制造厂规定。A、一柱B、二柱C、三柱D、多柱

串联补偿装置出厂验收中的直流参考电压试验,每只MOV单元直流参考电压值不应低于()。A、制造厂实验值B、制造厂设计值C、制造厂规定值D、制造厂宣称值

Ul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A、5%B、4%C、±5%D、±4%

规程》规定,测量直流1mA时的临界动作电压u1mA与初始值相比,变化应不大于()。A、±5%B、±6%C、±8%D、±10%

Ul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

对运行中的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进行带电测试,按照预试规程规定,阻性电流与初始值相比,增加()倍时应分析原因,加强监测,适当缩短检测周期。

氧化锌避雷器试验中()。A、U1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5%B、U1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2%C、0.75U1mA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40µAD、0.75U1mA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0µA

单选题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直流1mA电压要求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大于()A±30%B±10%C±5%D-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