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气氨用水吸收后,利用水和氨沸点差较大的特点,用精馏的方式进行分离,得到的产品液氨和水再循环利用。

26#气氨用水吸收后,利用水和氨沸点差较大的特点,用精馏的方式进行分离,得到的产品液氨和水再循环利用。


相关考题:

用水吸收空气中少量的氨,总气量、气温及气体组成(进出口)均不变,而进塔水温升高后,则总传质单元高度将() A.增加B.减小C.不定D.不变

氨吸收式制冷机须设置精馏塔,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则不需设置,这是因为氨与水的沸点温度接近,为了( ),所以要对溶液进行精馏。A.提高氨水溶液的浓度B.提高制冷剂氨的纯度C.降低制冷剂氨的纯度D.获得纯冷剂水

26#开车进氨时,应先进氨后进甲醇。

26#系统加药的目的是()A、提高氨的精馏得率B、提高26#的制冷温度C、起到设备管线防腐作用

高压氨泵出口高压液氨管道发生大量泄漏、跑氨,处理方法是()。A、装置封塔,切出管道检修后重新开车B、保持运行,用水吸收漏出的氨C、停泵,倒备用泵D、在泄漏点加旁路继续运行

运行的高压氨泵泵体发生大量泄漏跑氨,可用水向泄漏点喷洒吸收,氨泵继续运行。

用水吸收空气中少量的氨,总气量、气温及气体组成(进出口)均不变,而进塔水温升高后,则最小液气比将()A、提高B、降低C、不定D、不变

用水洗氨的吸收过程起主导作用的是()。

根据双膜理论,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的吸收过程是()。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双膜控制D、不能确定

对于停车时氨罐中残存的气态氨,其应()。A、送往反应器B、用水进行吸收C、送往急冷塔D、高点放空

间歇法制氨的流程最大特点是用燃料气,采用蓄能方式。

用水吸收空气—氨混合气体时,吸收剂为()。A、水B、氨C、空气D、甲醇

氨吸收式制冷装置中,氨精馏塔顶部设有回流冷凝器,为了确保气氨浓度不低于99.8%,需将塔底气氨的()控制好。A、进口压力B、液位C、出口压力D、出口温度

天然气氨吸收制冷装置制冷系统正常停车时,应关闭()气氨入口A、吸收器B、冷凝器C、发生器D、精馏塔

天然气氨吸收制冷装置制冷系统正常停车,应关闭()气氨入口。A、吸收器B、冷凝器C、发生器D、精馏塔

用水吸收空气中少量的氨,总气量、气温及气体组成(进出口)均不变,而进塔水温升高后,则理论塔板数将()A、增加B、减小C、不定D、不变

合成工序和精馏工序排出的含有氨、甲胺的放空尾气一并进入尾气吸收塔,用甲醛吸收,以减少大气的污染。

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过程中,反应气体用水吸收分离前要先进行(),中和多余的氨。A、碱洗B、酸洗C、水洗

以含氨煤气为原料生产无水氨工艺过程包括吸收、解析和精馏三个工序。

含氨为¢(氨的体积分数)=0.20的氨—空气混合气100M3,用水吸收至含氨为¢=0.05.设吸收过程有中间冷却使前后温度不变,则氨被吸收的体积数为()A、4.2M3B、15.8M3C、20M3D、5M3

26#蒸发器初次进氨时,应注意哪些?

填空题用水吸收空气中的氨的吸收过程属于()控制。

单选题26#系统加药的目的是()A提高氨的精馏得率B提高26#的制冷温度C起到设备管线防腐作用

单选题下述说明中正确的是()。A用水吸收氨属液膜控制B常压下用水吸收二氧化碳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C用水吸收氧属难溶气体的吸收,为气膜阻力控制D用水吸收二氧化硫为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气体吸收,气膜阻力和液膜阻力都不可忽略

问答题26#蒸发器初次进氨时,应注意哪些?

判断题26#开车进氨时,应先进氨后进甲醇。A对B错

判断题26#气氨用水吸收后,利用水和氨沸点差较大的特点,用精馏的方式进行分离,得到的产品液氨和水再循环利用。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