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场景小区信号切换主要发生在以下哪几个位置()A、乘客出入地铁站的切换B、站厅与站台两小区之间的切换C、隧道区间两小区之间的切换D、列车出入隧道口时与室外小区的切换

地铁场景小区信号切换主要发生在以下哪几个位置()

  • A、乘客出入地铁站的切换
  • B、站厅与站台两小区之间的切换
  • C、隧道区间两小区之间的切换
  • D、列车出入隧道口时与室外小区的切换

相关考题:

关于双频网切换(假设1800为LAYER1小区,900为LAYER2小区)以下哪个描述是错的?() A.假设呼叫通话建立在900小区上,只要1800的信号强度高于LAYERTHR+LAYERHYST,即启动900向1800的切换,此种切换统计为HCS切换。B.双频网之间的切换允许存在质差切换C.假设呼叫通话建立在1800小区上,只要1800的信号强度低于LAYERTHR-LAYERHYST,即启动1800向900的切换,此种切换统计为KCL切换及HCS切换。不一定就启动1800到900切换,可能到1800等D.1800到900的切换过多,可以加大1800小区到900小区的KOFFSETP来减少切换。

在【小区描述数据表】中,A小区的“切换候选小区最小下行功率”设置为A1,B小区的“切换候选小区最小下行功率”设置为B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切换候选小区最小下行功率”在目前的切换算法中未使用;B.B小区为服务小区时,A小区要进入B小区的切换候选队列,必须要求A小区的下行接收信号电平大于B1;C.A小区作为服务小区时,其所有邻小区的接收电平都必须高于A1才能进入切换候选队列;D.B小区为服务小区时,A小区要进入B小区的切换候选队列,必须要求A小区的下行接收信号电平大于A1。

MRO包含的优化场景有()A、过早切换B、过迟切换C、切换到错误小区D、非必要切换

关于盲切换,以下描述正确的是哪些项?() A 在进行盲切换时, enodeb?()根据盲切换优先级选择目标小区B 可减少用户切换时延C 可以提高切换成功率D 在进行盲切换时, enodeb根据信号质量选择目标小区

MRO(移动鲁棒性)功能主要针对以下哪些切换问题? A.过早切换B.过晚切换C.切换到错误小区D.乒乓切换

PlanMaster网络模拟包括以下哪些() A.小区选择B.小区切换C.小区位置更新D.小区重选

切换只能发生在两个小区之间。()

发生小区内切换的可能原因为()。A、服务小区信号强度突然降低B、服务小区信号质量急剧恶化C、服务小区信号质量差而信号强度较强D、服务小区信号质量和强度同时恶化

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包括:()。A、下行信号电平B、下行信号质量C、小区切换D、小区重选E、呼叫统计等

1g、2a事件关注的是哪几个参数,通过比较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参数决定切换与否?

无线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次数。在话务统计中如果无线切换成功率较低。则有以下哪些可能的原因()A、目标小区上行信号弱,MS无法接入;B、BSC外部小区表中描述错误,导致目标小区的CGI找错,在别的小区激活信道后,但无法接入。C、目标小区并非真正的目标小区,而是同BCCH同BSIC的伪目标小区。D、小区相邻关系表中没有定义目标小区的邻区关系。

关于双频网切换(假设1800为LAYER1小区,900为LAYER2小区)以下哪个描述是错的?()A、假设呼叫通话建立在900小区上,只要1800的信号强度高于LAYERTHR+LAYERHYST,即启动900向1800的切换,此种切换统计为HCS切换。B、双频网之间的切换允许存在质差切换C、假设呼叫通话建立在1800小区上,只要1800的信号强度低于LAYERTHR-LAYERHYST,即启动1800向900的切换,此种切换统计为KCL切换及HCS切换。不一定就启动1800到900切换,可能到1800等D、1800到900的切换过多,可以加大1800小区到900小区的KOFFSETP来减少切换。

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包括()A、下行信号电平B、下行信号质量C、小区切换D、小区重选

关于切换,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小区间不需要做切换业务B、室内外小区间需要做切换业务C、TD-LTE切换成功率≥95%即符合规范D、切换典型场景是电梯和平层之间

对接力切换过程描述的正确的是()A、在RNC确定切换后,终端先将上行信号切换到目标小区,再将下行信号切换到目标小区。B、在RNC确定切换后,终端先将下行信号切换到目标小区,再将上行信号切换到目标小区。C、在RNC确定切换后,终端保持与本小区的上下信号、并建立与目标小区的上下行连接,待与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通信正常后,断开与本小区的上下行连接。(软切换)D、在RNC确定切换后,终端与目标小区进行上下行通信,同时断开与本小区的上下行连接。

话统任务“BSC整体性能测量”中,话统指标“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主要包含以下哪几种切换()A、同层同级小区中,由于满足PBGT切换条件而触发的切换B、同层同级小区中,由于话务分担而触发的负荷切换C、分层分级小区中,由于快速移动原因而触发的切换D、分层分级小区中,低优先级小区向高优先级小区的切换

PlanMaster网络模拟包括以下哪些() A、小区选择B、小区切换C、小区位置更新D、小区重选

对小区参数CR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允许MS对另一小区的信号重新测量B、小区重选滞后值C、用于小区内部切换达到最大次数MAXIHO后,小区内部切换禁止时间用于LA改变时,防止因频繁位置更新,而增加TCH负荷D、用于LA改变时,防止因频繁位置更新,而增加TCH负荷E、用于“和谐号”列车沿线,表示是否开启基于移动速度的快速切换算法

关于在同一RNC下的软切换与更软切换的区别,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软切换是发生在不同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setup request,在RNC实现合并;更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更软切换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add request,在NodeB实现合并。B、软切换是发生在不同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add request,在RNC实现合并;更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更软切换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setupr equest,在NodeB实现合并。C、软切换是发生在不同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setup request,在NodeB实现合并;更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更软切换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add request,在RNC实现合并。D、软切换是发生在不同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add request,在NodeB实现合并;更软切换是发生在同一基站的同频小区之间,更软切换在增加链路时候的信令为radio link setup request,在RNC实现合并。

MRO(移动鲁棒性)功能主要针对以下哪些切换问题?A、过早切换B、过晚切换C、切换到错误小区D、乒乓切换

多选题室内分布系统小区切换区域应综合考虑切换时间要求及小区间干扰水平等因素设定。切换主要发生在()等区域。A窗边B大厅出入口C车库出入口D电梯厅

多选题MRO(移动鲁棒性)功能主要针对以下哪些切换问题?A过早切换B过晚切换C切换到错误小区D乒乓切换

单选题对小区参数CR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允许MS对另一小区的信号重新测量B小区重选滞后值C用于小区内部切换达到最大次数MAXIHO后,小区内部切换禁止时间用于LA改变时,防止因频繁位置更新,而增加TCH负荷D用于LA改变时,防止因频繁位置更新,而增加TCH负荷E用于“和谐号”列车沿线,表示是否开启基于移动速度的快速切换算法

多选题话统任务“BSC整体性能测量”中,话统指标“发起切换尝试次数”主要包含以下哪几种切换()A同层同级小区中,由于满足PBGT切换条件而触发的切换B同层同级小区中,由于话务分担而触发的负荷切换C分层分级小区中,由于快速移动原因而触发的切换D分层分级小区中,低优先级小区向高优先级小区的切换

单选题对接力切换过程描述的正确的是()A在RNC确定切换后,终端先将上行信号切换到目标小区,再将下行信号切换到目标小区。B在RNC确定切换后,终端先将下行信号切换到目标小区,再将上行信号切换到目标小区。C在RNC确定切换后,终端保持与本小区的上下信号、并建立与目标小区的上下行连接,待与目标小区的上下行通信正常后,断开与本小区的上下行连接。(软切换)D在RNC确定切换后,终端与目标小区进行上下行通信,同时断开与本小区的上下行连接。

多选题MRO包含的优化场景有( )A过早切换B过迟切换C切换到错误小区D非必要切换

多选题PlanMaster网络模拟包括以下哪些()A小区选择B小区切换C小区位置更新D小区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