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化产生的工艺气有效成份一般控制在多少?出变换工艺气中CO控制指标是多少?为保证中心氧充分雾化效果,中心氧量一般控制为总管的多少?

气化产生的工艺气有效成份一般控制在多少?出变换工艺气中CO控制指标是多少?为保证中心氧充分雾化效果,中心氧量一般控制为总管的多少?


相关考题:

若需要控制合成氨原料气中CO含量在0.3%左右,则一氧化碳变换工艺流程应采取() A、中温变换B、低温变换C、中变-低变串联D、高温变换

变换出口工艺气中是()。A、过热蒸汽B、饱和水蒸汽C、一般的蒸汽D、不一定

通常,炉温上升,工艺气中CO2含量();炉温下降,工艺气中CH4含量()。

为什么要控制甲烷化进口工艺气中(CO+CO2)含量?

醇后气工艺指标CO()。

新鲜气中CO+CO2含量控制为多少?

传统的高温变换工艺,变换炉入口温度一般控制在320~340°C

造气操作主要工艺指标是气体成份CO2≤15%、半水煤气中O2≤0.5%

NHD脱碳的最佳温度应控制在多少,正确的是()A、变换气进塔:6—8℃B、气提气:8—10℃C、NHD溶液进塔-2—-5℃D、气提气:10—12℃

原料气经变换反应反应掉CO与原料气中现有CO量的百分比,一般都指体积百分比

合成氨工艺中,原料气需要进行预处理,其中脱硫、脱碳是指除原料气中的()。A、SO2、CO2B、H2S、CO2C、SO2、COD、H2S、CO

低变反应器停工切出后,未及时使用氮气置换的危害是()A、工艺气中CO会使反应器超温B、工艺气中硫化物对催化剂产生毒害作用C、工艺气中的水蒸汽发生冷凝,使催化剂性能受损D、工艺气中H2会造成催化剂过度还原

来自气化单元的工艺原料气,经过一氧化碳变换反应后,其干基体积将()。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能确定

影响气化炉出口工艺气中有效气成分的因素有()。A、反应温度B、反应压力C、蒸汽/天然气比D、氧气/天然气比

H-1出口工艺气中加入水蒸气,目的是为了CO变换炉中CO变换率()。A、不变B、变大C、变小D、易于调节

在气化炉的操作中,为什么要严格控制工艺气中的甲烷含量?

气化单元激冷管激冷水流量低会导致()。A、出激冷管工艺气带水B、出激冷管工艺气碳黑超标C、工艺原料气的损失D、系统热量损失

出变换炉一段的工艺气直接进入变换炉二段。

转化气中CH4含量高,转化气中有效成份CO+H2量减少,1分子CH4经转化能产生3分子CO+H2,若转化气中CH4高,产生的CO+H2就少了,使产气量减少。

渣油部分氧化制造原料气工艺中,废热锅炉的作用是()。A、冷却原料气B、预热渣油C、预热气化剂D、冷却气化剂

气化温度一般指(),煤气发生炉的温度一般控制在()左右。通常,生产城市煤气时,气化层的温度在()左右最佳;生产合成原料气时,可以提高到()左右。

采变换工艺气样时,要把气球胆用()后,再充装变换气。A、转化气置换B、干气置换C、氮气置换D、变换气置换

分析进入气化炉的蒸汽量对工艺气中碳黑含量的影响?

第二台气化炉投料要在第一台气化炉的工艺气通过变换单元后进行是为了防止两台气化炉的工艺气都在开工火炬放空而造成第二台气化炉憋压。

热磁式氧气分析器分析工艺样气时,如工艺样气中含有()时,则将产生较大干扰.A、COB、CO2C、NOD、CH4

下面三组数据分别是气化(C-1701)粗合成气、一级变换炉(R-2101)、二级变换炉(R-2102)出口工艺气的主要成分,二级变换炉出口工艺气体的组要成分是()A、H2 17.13%,CO  69.21%  CO2 11.51%  H2S 1.42%  CH4 0.002%B、H2 41.55%,CO  22.00%  CO2 35.3%   H2S 0.82%  CH4 ≤1300ppmC、H2 33.89%,CO  38.89%  CO2 26.81%  H2S 0.82%  CH4 ≤1300ppm

问答题气化产生的工艺气有效成份一般控制在多少?出变换工艺气中CO控制指标是多少?为保证中心氧充分雾化效果,中心氧量一般控制为总管的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