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石坝粘土心墙的顶部高程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3~0.6m,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

土石坝粘土心墙的顶部高程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3~0.6m,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


相关考题:

土石坝的粘土防渗墙顶部高程应()。A.高于设计洪水位B.高于设计洪水位加一定超高,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C.高于校核洪水位D.高于校核洪水位加一定安全超高

坝顶或防浪墙顶高程=水库静水位+超高超高为波浪高度、波浪中心线高出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度、安全超高三项之和,计算结果取设计情况和校核情况的较大值。()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坝顶未设防浪墙,土质防渗体斜墙顶部高程只需要不低于校核洪水位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险工段的坝式护岸顶部应超过( )。A.设计洪水位0.5mB.校核洪水位0.5mC.设计洪水位0.7mD.校核洪水位0.7m

拱坝的坝顶高程应( )。A.不低于校核洪水位B.低于校核洪水位C.不低于设计洪水位D.低于设计洪水位

控制段的闸墩的顶部高程在宣泄校核洪水时不应()校核洪水位加安全超高值。A、低于B、高于C、等于D、或低于或高于

拱坝的坝顶高程应()。A、不低于校核洪水位B、低于校核洪水位C、不低于设计洪水位D、低于设计洪水位

险工段的坝式护岸顶部应超过()。A、设计洪水位0.5mB、校核洪水位0.5mC、设计洪水位0.7mD、校核洪水位0.7m

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2007),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加坝顶超高,应分别按一下运用条件计算,取其最大值()。A、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B、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C、校核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D、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坝顶超高,在加地震安全加高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要求()顶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5m,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A、土石坝B、混凝土坝C、堆石坝D、砌石坝

由于校核洪水位高于设计洪水位,坝顶高程一定由校核洪水位来确定。

土石坝的粘土防渗墙顶部高程应()A、高于设计洪水位B、高于校核洪水位C、高于设计洪水位加一定超高,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D、高于校核洪水位加一定安全超高

浙江省山塘综合整治要求()坝顶高程应不低于山塘校核洪水位。A、土石坝B、混凝土坝C、堆石坝D、砌石坝

土石坝的粘土防渗墙顶部高程应高于设计洪水位加一定(),且()校核洪水位。

对于粘土心墙,其顶部高程应高于设计洪水位()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A、0.1~0.3mB、0.3~0.6mC、0.4~0.8mD、0.5~1.0m

土石坝渗流计算时,可不包括下列()水位组合。()A、上游正常蓄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最低水位B、上游设计洪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水位C、上游校核洪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水位D、上游校核洪水位与下游最低的水位

导墙墙顶高程应高于()。A、设计库水位B、泄洪时最高库水位C、校核洪水位D、水库正常运用水位

闸室墙高程应为()加超高。A、校核洪水位B、上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C、设计洪水位D、上游设计最高水位

填空题土石坝的粘土防渗墙顶部高程应高于设计洪水位加一定(),且()校核洪水位。

单选题土石坝坝顶高程等于水库静水位和坝顶超高之和,土石坝坝顶高程应取下列四个条件的(  )。Ⅰ.设计洪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Ⅱ.校核洪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Ⅲ.正常蓄水位加正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Ⅳ.正常蓄水位加非常运用条件的坝顶超高A平均值B最大值C平均值+0.5mD最大值+0.5m

单选题对于粘土心墙,其顶部高程应高于设计洪水位()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A0.1~0.3mB0.3~0.6mC0.4~0.8mD0.5~1.0m

单选题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土石围堰顶部的高程不低于()与波浪高度及堰顶高程加高值之和。A正常洪水位B校核洪水位C设计洪水位D设计洪水静水位

单选题土石坝渗流计算时,可不包括下列()水位组合。()A上游正常蓄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最低水位B上游设计洪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水位C上游校核洪水位与下游相应的水位D上游校核洪水位与下游最低的水位

单选题拱坝的坝顶高程应()。A不低于校核洪水位B低于校核洪水位C不低于设计洪水位D低于设计洪水位

判断题土石坝粘土心墙的顶部高程应高出设计洪水位0.3~0.6m,且不低于校核洪水位。()A对B错

判断题由于校核洪水位高于设计洪水位,坝顶高程一定由校核洪水位来确定。()A对B错

单选题险工段的坝式护岸顶部应超过(  )。A设计洪水位0.5mB校核洪水位0.5mC设计洪水位0.7mD校核洪水位0.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