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采用的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以外的21项指标。A、水温B、总氮C、pHD、粪大肠菌群

我国现采用的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以外的21项指标。

  • A、水温
  • B、总氮
  • C、pH
  • D、粪大肠菌群

相关考题: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类。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微生物学指标是A.细菌总数B.总大肠菌群数C.甲型肝炎病毒D.隐孢子虫E.粪大肠菌群

我国现行水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只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还需抓紧制定《地下水质量标准》。()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在农村介水传染病流行时,应监测的指标为( ) A、水温、pH、色度、浑浊度、总大肠菌群和余氯B、水温、pH、色度、浑浊度、细菌总数和余氯C、水温、pH、色度、余氯、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D、pH、色度、浑浊度、余氯、细菌总数和粪大肠菌群E、pH、水温、色度、余氯、细菌总数和粪大肠菌群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限制有机物排放的指标是( ) A、水温B、pHC、五日生化需氧量D、溶解氧E、"三氮"量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微生物学指标是( ) A、细菌总数B、总大肠菌群C、甲型肝炎病毒D、隐孢子虫E、粪大肠菌群

以下有关氮元素的指标中,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的是( )。A、亚硝酸盐氮B、总氮C、凯氏氮D、非离子氮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采用重铬酸钾法分析测定的是( )。A 总氮B 氨氮C 化学需氧量D 生化需氧量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的C.OD标准限值为20mg/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目中氨氮的Ⅲ类标准限值为()mg/L。A、≤0.15B、≤1.5C、≤0.5D、≤1.0

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Ⅱ类水粪大肠菌群应不超过()个/L。A、200B、2000C、5000D、10000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将地表水划分为()类。A、ⅢB、ⅥC、ⅤD、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总氮限值为()A、0.2B、1.0C、0.5D、1.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阿特接津的标准限值为()mg/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Ⅰ类水氨氮含量应不超过()mg/L。A、0.15B、0.5C、1.0D、1.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阿特拉津标准限值为()mg/L.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周平均最大温降()。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将地表水水质分为()。A、三类B、四类C、五类D、六类

多选题我国现采用的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以外的21项指标。A水温B总氮CpHD粪大肠菌群

单选题《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将地表水划分为()类。AⅢBⅥCⅤDⅣ

单选题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Ⅱ类水粪大肠菌群应不超过()个/L。A200B2000C5000D10000

单选题《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目中氨氮的Ⅲ类标准限值为()mg/L。A≤0.15B≤1.5C≤0.5D≤1.0

单选题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微生物学指标是()。A细菌总数B总大肠菌群C甲型肝炎病毒D隐孢子虫E粪大肠菌群

单选题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限制有机物排放的指标是()。A水温BpHC五日生化需氧量D溶解氧E三氮量

单选题在农村介水传染病流行时,应监测的指标为()。A水温、pH、色度、浑浊度、总大肠菌群和余氯B水温、pH、色度、浑浊度、细菌总数和余氯C水温、pH、色度、余氯、细菌总数和总大肠菌群DpH、色度、浑浊度、余氯、细菌总数和粪大肠菌群EpH、水温、色度、余氯、细菌总数和粪大肠菌群

填空题《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周平均最大温降()。

单选题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规定,Ⅰ类水氨氮含量应不超过()mg/L。A0.15B0.5C1.0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