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坝在水库第一次蓄水期,其观测次数:对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规定为()。A、2~3次/天;B、1次/天~1次/旬;C、1次/周~1次/月;D、2~3次/月。

混凝土坝在水库第一次蓄水期,其观测次数:对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规定为()。

  • A、2~3次/天;
  • B、1次/天~1次/旬;
  • C、1次/周~1次/月;
  • D、2~3次/月。

相关考题:

尾矿坝位移观测一般只进行垂直位移观测。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为减少大气折光影响,水平位移观测点应高于坝面2m以上(指混凝土坝)()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坝高小于70m的支墩坝,必须观测的项目有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缝,接缝,( )等。A.扬压力;B.坝体温度;C.岸坡位移;D.渗漏量。

规范规定,土石坝在初次蓄水期对渗流量的观测次数为4~10次/月。()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混凝土坝在水库第一次蓄水期,其观测次数:对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规定为( )。A.2~3次/天;B.1次/天~1次/旬;C.1次/周~1次/月;D.2~3次/月。

土石坝在水库初次蓄水期,对渗流量、坝基渗流压力的观测次数规定为( )。A.3~6次/月;B.5~8次/月;C.10~30次/月;D.31~45次/月。

混凝土建筑物的渗流观测包括( )等。A.扬压力观测B.水平位移C.垂直位移D.裂缝

土石坝在水库初次蓄水期,对渗流量、坝基渗流压力的观测的次数规定为()。A.3~6次/月;B.5~8次/月;C.10~30次/月;D.31~45次/月

使用静力水准法观测坝体和坝基的垂直位移,宜设在()。A、坝顶B、大坝下游坡2/3高度处C、水平廊道内D、大坝下游坡1/2高度处

为了减少大气折观影响,水平位移观测点应高于坝面2m以上(指混凝土坝)。

砼坝坝顶垂直位移,主要受温度影响,在高温季节上抬, 垂直位移的最大值,一般发生在7、8月,最小值发生在1、2月;但垂直位移变化滞后于气温变化1~3个月。

坝高小于70m的支墩坝,必须观测的项目有水平位移、垂直位移、裂缝、接缝、()等。A、扬压力B、坝体温度C、岸坡位移D、渗漏量

观测堆石坝堆石体的沉降和水平位移通常使用()。A、磁性沉降环;B、正锤线;C、垂直水平位移计;D、测斜仪。

为什么大坝要观测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

土石坝在水库初次蓄水期,对渗流量、坝基渗流压力的观测的次数规定为()。A、3~6次/月;B、5~8次/月;C、10~30次/月;D、31~45次/月。

混凝土建筑物的渗流观测包括()等。A、扬压力观测B、水平位移C、垂直位移D、裂缝

使用静力水准法观测坝体和坝基的垂直位移,宜设在()。A、坝顶;B、大坝下游坡2/3高处;C、水平廊道内;D、大坝下游坡1/2高处。

规范规定,土石坝在初次蓄水期对渗流量的观测次数为4~10次/月。

土石坝在水库初次蓄水期,对渗流量、坝基渗流压力的观测次数规定为()。A、3~6次/月;B、5~8次/月;C、10~30次/月;D、31~45次/月。

混凝土坝库水温测次的要求二级及以上大坝,第一次蓄水期测次要求()A、1次/天~1次/旬B、1次/旬~1次/月C、1次/月~1次/半年D、1次/半年~1次/年

土石坝沉降观测属()监测。A、外部垂直位移B、内部垂直位移C、地基沉降D、内部水平位移

尾矿坝位移观测一般只进行垂直位移观测。

在无缝线路铺设验收标准中,对无缝线路位移量铺设()内观测。A、当天B、5天C、一周D、一月

单选题混凝土建筑物的渗流观测包括()等。A扬压力观测B水平位移C垂直位移D裂缝

判断题尾矿坝位移观测一般只进行垂直位移观测。A对B错

判断题为减少大气折光影响,水平位移观测点应高于坝面2米以上(指砼坝)。A对B错

单选题土石坝在水库初次蓄水期,对渗流量、坝基渗流压力的观测的次数规定为()。A3~6次/月;B5~8次/月;C10~30次/月;D31~45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