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四大工艺指标是指() ①反应温度; ②停留时间; ③液固比; ④液相P2O5密度; ⑤游离SO3浓度。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反应四大工艺指标是指() ①反应温度; ②停留时间; ③液固比; ④液相P2O5密度; ⑤游离SO3浓度。

  • A、①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⑤
  • D、①②④⑤

相关考题:

乙炔发生反应是()。 A、固、液相反应B、液相反应C、气、固相反应D、气相反应

最佳停留时间是指某反应温度下,反应系统给出最高乙烯收率所需的反应时间。()

混凝沉降工艺水力停留时间最长的是()。A、混合段B、反应段C、固液分离段D、进水段

工艺卡片中预聚合反应的温度指标是68±2℃。

磷矿酸解反应主要是在磷矿的颗粒表面进行,是()。A、液固相反应过程B、液液相反应过程C、固固相反应过程D、A和B

反应料浆中的液相P2O5浓度取决于()。A、反应温度和生产的硫酸钙的结晶形式B、反应温度和液相SO42-浓度C、反应“四大”控制指标D、磷矿的品位

当气液比提高时,液相的()更多地进入气相中,而气体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远低于液相停留时间,这样就减少了小分子的液化油继续发生裂化反应的可能性,却增加了液相中大分子的沥青烯和前沥青烯在反应器内的(),从而提高了它们的转化率。另外,气液比的提高会增加液相的(返混程度),这对反应也是有利的。

物料在煅烧过程中,开始出现液相的温度叫()温度。A、最低共熔B、固相反应C、分解反应温度

罐组式和降膜式共同的工艺特点是要求生产过程反应投料比、()、反应温度稳定。A、磺酸浓度B、液体浓度C、碱液浓度D、气体浓度

()的优点是反应投料比、气体浓度和反应温度稳定,物料停留时间短,反应热排出及时。A、膜式磺化器B、釜式磺化器C、泵式磺化器D、罐式磺化器

在气固相催化反应中,空速和()。A、气体流量成正比B、温度成正比C、停留时间成正比D、其他条件无关

反应器中的反应是()反应。A、液—固B、液—液C、气—固D、气—气

不同熔指产品之间切换时,反应参数变化最大的是()。A、反应温度B、反应压力C、共聚单体/乙烯比D、氢气/乙烯比

影响酯化率的因素包括()。A、原料摩尔比B、反应温度C、反应压力D、停留时间

降凝工艺的操作参数有反应压力、反应温度、空速及氢油比等。

所谓反应停留时间是指反应器内液相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反应停留时间,对增加反应深度是有利的。

对于煤液化反应()对煤液化反应最敏感。A、煤浆浓度B、反应停留时间C、氢油比D、反应温度

工艺指标:进界区的氧气压力为:()MPa,气化炉反应温度()℃,反应压力()MPa,洗涤塔出口合成气温度()℃。

影响NO氧化的因素有()。A、反应温度B、反应压力C、反应物浓度D、停留时间

反应容器控制主要工艺参数指()及物料配比。A、温度B、压力C、流量D、液位E、流速

反应压力容器严格控制工艺参数(指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流速及物料配比等)是至关重要的。()

反应工艺操作指标规定反应温度4-12℃反应压力0.4-0.5MPa酸浓度90-98%。

多选题反应容器控制主要工艺参数指()及物料配比。A温度B压力C流量D液位E流速

单选题在A+B(固)C反应中,若增加压强或降低温度,B的转化率增大,则反应体系应是()。AA(固)、C(气)吸热反应BA(气)、C(液)放热反应CA(气)、C(液)吸热反应DA(气)、C(气)吸热反应

单选题混凝沉降工艺水力停留时间最长的是()。A混合段B反应段C固液分离段D进水段

判断题反应工艺操作指标规定反应温度4-12℃反应压力0.4-0.5MPa酸浓度90-98%。A对B错

单选题固相反应的特点是()A属于均相反应B属于非均相反应C固相反应开始温度远高于熔点D固相反应开始温度就是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