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生成的蒸汽压力等于加热蒸汽压力时蒸发将无法继续进行

汽化生成的蒸汽压力等于加热蒸汽压力时蒸发将无法继续进行


相关考题:

下列总温差定义叙述正确的是() A、首效加热室饱和蒸汽温度与冷凝器内压力相平衡的饱和蒸汽温度,称为蒸发系统总温度差B、首效加热饱和蒸汽温度与冷凝器内压力相平衡的饱和蒸汽温度,称为蒸发系统总温度差C、首效加热室饱和蒸汽温度与末效蒸发室料液温度之差,称为蒸发系统总温度差D、首效加热饱和蒸汽温度与末效蒸发室料液温度之差,称为蒸发系统总温度差

要提高蒸发器在单位时间内蒸发的水分量,必须()。 A、合理选择蒸发器;B、提高加热蒸汽压力,降低二次蒸汽压力;C、提高传热温差;D、增加传热系数。

控制缩二脲生成增长量的措施有()。A、采用真空蒸发,采用饱和蒸汽加热,缩短停留时间B、采用饱和蒸汽加热,采用过热蒸汽加热,缩短停留时间C、采用真空蒸发,采用饱和蒸汽加热,采用过热蒸汽加热D、采用过热蒸汽加热,缩短停留时间,采用真空蒸发

在蒸发操作中,从溶液中汽化出来的蒸气称为()A、生蒸气B、二次蒸汽C、加热蒸汽D、蒸发蒸汽

循环系统压力高对蒸发系统的影响是:()A、蒸发温度降低B、Bi增高C、蒸汽用量增加,303-J/JA汽化

已知I效蒸发器运行参数:加热面积1500m2蒸汽压力3.8bar、温度1420C、流量52t/h;分离器液温1340C,求I效蒸发器总传热系数。(蒸汽1420C时,汽化热2141kJ/kg)

对蒸发装置而言,加热蒸汽压力越高越好。

二次硝酸蒸发器的控制指标项目包括()。A、加热蒸汽压力B、加热蒸汽流量C、蒸发器进料量D、蒸发温度

正常时一、二段蒸发加热器蒸汽调节阀后压力为多少?

氨区液氨蒸发器加热蒸汽气动关断阀自动关闭的原因()。A、液氨蒸发器出口压力大于1.5MPaB、蒸发器热媒水温度大于85℃C、液氨蒸发器加热蒸汽主管压力大于0.6MPaD、氨系统紧急关信号来

邹六二厂氨区液氨蒸发器加热蒸汽主管压力是0.6MPa时联关液氨蒸发器加热蒸汽气动关断阀。

当疏水器用于排除蒸汽管路的凝水时,疏水器前表压力()A、等于0.7倍供热系统入口蒸汽表压力B、等于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C、等于疏水点处蒸汽表压力D、等于0.95倍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

超临界和亚临界时情况相同,当水被加热到相应压力下的相变点温度时,全部汽化变为蒸汽。()

蒸发器加热室的蒸汽压力称为汽室压力。

蒸发时汽化的溶剂量较大,需要消耗少量加热蒸汽。

蒸汽的温度高于其压力所对应的()时,此蒸汽称为过热蒸汽。A、饱和压力B、饱和温度C、汽化温度D、冷凝温度

二次硝酸蒸发器的加热蒸汽压力低,会导致蒸发温度低。

蒸汽温度等于该压力下饱和温度时称为()蒸汽,蒸汽温度超过该压力下饱和温度时称为()蒸汽。

在—定压力下,使1kg饱和水完全汽化变成相同温度的干饱和蒸汽所需要的热量称为汽化潜热,又称蒸发热。汽化潜热仅增加汽化量而不提高温度。它也与压力有关,压力越高,汽化潜热越小。

液氯汽化器用蒸汽加热,应严格控制汽化器的汽化压力和温度,使液氯定量转化为气态。()

提高蒸发浓缩效率的主要途径是()A、扩大蒸发面积B、降低二次蒸汽的压力C、提高加热蒸汽的压力D、不断向溶液供给热能E、提高总传热系数值

当压力产生于液化气体的蒸发压力时,留有足够汽化空间的液化气体容器的压力等于相应温度下的()。A、标准大气压B、当地大气压C、标准蒸汽压D、饱和蒸汽压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机组加热的蒸汽压力下降,蒸发器压力下降。

填空题蒸汽温度等于该压力下饱和温度时称为()蒸汽,蒸汽温度超过该压力下饱和温度时称为()蒸汽。

单选题当疏水器用于排除蒸汽管路的凝水时,疏水器前表压力()A等于0.7倍供热系统入口蒸汽表压力B等于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C等于疏水点处蒸汽表压力D等于0.95倍用热设备前的蒸汽表压力

判断题蒸发器的传热温差等于加热蒸汽的温度减去蒸发器操作压力相对应的二次蒸汽的饱和温度。A对B错

多选题提高蒸发浓缩效率的主要途径是()A扩大蒸发面积B降低二次蒸汽的压力C提高加热蒸汽的压力D不断向溶液供给热能E提高总传热系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