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色谱法中,“从基线至展开斑点中心的距离与从基线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此定义是指()A、校正因子B、分离度C、理论板数D、比移值
在色谱法中,“从基线至展开斑点中心的距离与从基线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的比值”,此定义是指()
- A、校正因子
- B、分离度
- C、理论板数
- D、比移值
相关考题:
分离度是指( )。A.组分的迁移距离与展开剂的迁移距离之比B.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平衡时的浓度之比C.两相邻斑点中心距离与后一斑点到原点距离的比值D.两相邻斑点中心距离与前一斑点到原点距离的比值E.两相邻斑点中心距离与两斑点平均宽度的比值
TLC中斑点的比移值(Rf)的计算公式( )。A Rf=基线至展开斑点中心的距离与基线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之比B Rf=基线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与基线至展开斑点中心的距离之比C Rf=斑点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与基线至展开斑点中心的距离之比D Rf=基线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与斑点中心至前沿的距离之比E Rf=基线至展开斑点前沿的距离与基线至展开剂前沿的距离之比
关于薄层色谱的点样与展开,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点样的样点必须为圆点B.点样基线距底边越近越好,一般小于1.0cmC.样点直径一般为2~4cmD.每块板只能点1个样点,以防斑点间干扰E.展开时,薄层板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薄层底边0.5~1.0cm
薄层色谱法(TLC)中的Rf是A.展开剂的迁移距离B.组分的迁移距离C.展开剂的迁移距离与组分的迁移距离之比D.组分的迁移距离与展开剂的迁移距离之比E.多组分中最大与最小迁移距离组分的迁移距离之比
用硅胶G的薄层层析法分离混合物中的偶氮苯时,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经2h展开后,测得偶氮苯斑点中心离原子的距离为9.5cm,其溶剂前沿距离为24.5cm。偶氮苯在体系中的比移值Rf为( )。A.0.56;B.0.49;C.0.45D.0.25;E.0.39
关于薄层色谱法操作的一般方法,正确的有A.薄层板使用前应在110℃活化30分钟B.点样基线距底边1.0~2.OcmC.点样直径为0.5~1.OcmD.样点间距离以不影响检出为宜,一般为l.O~2.OcmE.展开时,薄层板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底边2.0~3.Ocm
在薄层色谱法分析中,点样展开后,假如某一物质的样品点距原点的距离为b,从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为a,该物质的比移值(Rf)为A、b/aB、a/bC、a/(a+b)D、b/(a+b)E、b/(a-b)
关于薄层色谱法操作的一般方法,正确的有A.薄层板使用前应在110落化30分钟B.点样基线距底边2.0cmC.点样直径为0.5~1.0cmD.样点间距离以不影响检出为宜,一般为1.0—2.0cmE.展开时,薄层板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巨底边2.0~3.0cm
关于薄层色谱鉴别法错误的是A、在距离薄层板一端约2.0cm处的基线处点样B、点样的一端浸入展开剂中,深度应为距薄层板底边0.5-1.0cmC、将适量展开剂加入展开缸内预先饱和D、可根据样品与对照品比移值的一致性进行鉴别E、硅胶G薄层板有色斑点直接检视,无色斑点可通过白炽灯照射检视
符合比移值Rf的定义是()。A、起始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与起始点到斑点中心距离的比值B、起始点到斑点的中心距离与起始点到溶剂前沿距离的比值C、起始点到斑点的中心距离与斑点中心到溶剂前沿距离的比值D、斑点中心到溶剂前沿的距离与起始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的比值
层析法的比移值Rf为()。A、原点到斑点的距离/原点到溶剂的距离B、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斑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C、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D、原点到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到溶剂前沿的距离E、原点到溶剂的距离/原点到斑点的距离
薄层色谱中比移值的计算()A、原点—前沿距离/原点—斑点中心距离B、原点—斑点中心距离/斑点中心—前沿距离C、斑点中心距离—前沿距离/原点—前沿距离D、原点—斑点中心距离/薄层板长度E、原点—斑点中心距离/原点—前沿距离
用纸色谱法分离La和U时,以乙醇-HNO3为展开溶剂,溶剂渗透至前沿离原点的距离为20.6cm,其中La斑点中心离开原点的距离为12.2cm,则La的比移值为()A、0.41B、0.59C、0.69D、1.68
单选题比移值Rr=()A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原点至斑点中心的距离B原点至斑点中心的距离/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C原点至斑点中心的距离/斑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D斑点中心至溶剂前沿的距离/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
单选题薄层色谱中比移值的计算()A原点—前沿距离/原点—斑点中心距离B原点—斑点中心距离/斑点中心—前沿距离C斑点中心距离—前沿距离/原点—前沿距离D原点—斑点中心距离/薄层板长度E原点—斑点中心距离/原点—前沿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