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桅杆向预定方向行走,行走时,先放松后背缆风绳不超过()m。A、1B、1.5C、2D、2.5

将桅杆向预定方向行走,行走时,先放松后背缆风绳不超过()m。

  • A、1
  • B、1.5
  • C、2
  • D、2.5

相关考题:

缆风绳是桅杆式起重机的稳定系统,副缆风绳直径大小的选用原则是( )A.以主缆风绳的工作拉力B.以主缆风绳的初拉力C.比主缆风绳较小的直径D.以主缆风绳相同直径

用手工竖立桅杆,当桅杆轴线与地面夹角最大不应超过( )度时,即可利用桅杆上的缆风绳将桅杆竖直。A.40~50B.50~60C.60~70D.70~80

在布置桅杆的缆风绳时,应使受力缆风占缆风绳总数的()%。A.40B.50C.60D.70

下列关于缆风绳设置要求中说法错误的是(  )。A.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的设置宜为6根至8根B.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15°,最大不得超过30°C.直立单桅杆各相邻缆风绳之间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60°D.需要移动的桅杆应设置备用缆风绳

符合桅杆系统缆风绳的设置要求是(  )。A.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的设置宜为6根至8根B.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30°C.直立单桅杆各相邻缆风绳之间的水平夹角不得大于45°D.缆风绳应设置防止滑车受力后产生扭转的设施E.需要移动的桅杆应设置后背主缆风绳

关于缆风绳的设置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的设置宜为2根B.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宜为60°C.直立单桅杆各相邻缆风绳之间的水平夹角不得小于60°D.需要移动的桅杆应设置备用缆风绳

在正确的缆风绳工作工艺布置中,总有一根缆风绳处于吊装垂线和桅杆轴线所决定的(),这根缆风绳称为()风绳。两旁起辅助作用的缆风绳称为()风绳。

在布置桅杆的缆风绳时,应应使受力缆风绳占缆风绳总数的()%。A、40B、50C、65D、70

桅杆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一般为30°,最大不宜超过45°。同等条件下,缆风绳与地面夹角越大,则受力越()。

桅杆的缆风绳应合理布置、松紧均匀,缆风绳数是应按规定选用,独脚桅杆应不少于5根,回转桅杆应不少于5根。

独脚桅杆是用缆风绳来固定的。缆风绳一般为4~6根,缆风绳之间的夹角应比较均匀,使缆风绳在桅杆起吊重物时受力均匀,绳与地面间的夹角一般不大于()。A、20°;B、30°;C、45°;D、60°

大型起重桅杆还应画出()的空间位置,以防止在吊装中设备和缆风绳相互干涉而临时调整缆风绳。A、钢丝绳与大钩B、滑轮组C、导向滑轮D、桅杆与缆风绳

桅杆用的缆风绳与地面的夹角应不超过45°,因夹角太大会造成()。A、拉力过大B、钢丝绳直径加大C、设置困难D、桅杆轴向力加大

缆风绳是桅杆式起重机的稳定系统,副缆风绳直径大小的选用原则是()选取。A、以主缆风绳的工作拉力B、以主缆风绳的初拉力C、比主缆风绳较小的直径D、以主缆风绳相同直径

缆风绳对桅杆的张力由缆风绳()的张力和缆风绳()张力两部分组成。

用扳倒法竖立桅杆时,待桅杆与地面夹角大于()时,即可利用桅杆上的缆风绳将桅杆竖直。A、15°B、30°C、45°D、60°

在布置桅杆的缆风绳时,应使受力缆风占缆风绳总数的()%。A、40B、50C、60D、70

移动桅杆时要放松后面缆风绳,同时拉紧前方缆风绳使缆杆向前倾斜8一10度。

缆风绳的负载张力是由()所引起的。A、超吊重量的滑车组处自重   B、缆风绳自重     C、桅杆自重

对大型起重桅杆还应画出桅杆和缆风绳的(),以防在吊装中,设备和缆风绳相互干涉而临时调整缆风绳。A、工作面B、回转半径C、所处的标高D、空间位置

系缆式桅杆起重机在架设过程中,一般先架设()。A、起重桅杆B、主桅杆C、地锚D、缆风绳

桅杆在移动前应先放松()。A、前缆风绳B、后缆风绳C、前、后缆风绳D、左、右缆风绳

人字桅杆的缆风绳一般为两根,在吊重方向的前后各有一根。

在布置桅杆式起重机顶部的缆风绳时,缆风绳与地面夹角一般为20-45度,最常应用的不超过30度。

缆风绳的受力分配是由缆风绳的空间角度、方位及()确定的。A、缆风绳与地在夹角B、桅杆高度C、起重量D、缆风绳受力后的弹性伸长量

独角桅杆是由缆风绳固定的,缆风绳与水平地面的夹角()。

单选题独脚桅杆是用缆风绳来固定的。缆风绳一般为4~6根,缆风绳之间的夹角应比较均匀,使缆风绳在桅杆起吊重物时受力均匀,绳与地面间的夹角一般不大于()。A20°B30°C45°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