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坯含C量小于或等于0.17%时,方能允许进冷库冷却。

铸坯含C量小于或等于0.17%时,方能允许进冷库冷却。


相关考题:

连铸机拉速提高,铸坯液芯长度增加,引起铸坯出结晶器后坯壳厚度变(),二次冷却段的铸坯易产生鼓肚。

连铸机拉速提高,铸坯液芯长度增加,引起铸坯出结晶器后坯壳厚度变薄,二次冷却段的铸坯易产生().

铸坯的“干式冷却”的概念是:( )。A.铸坯喷水冷却而不喷气B.铸坯不喷水,靠辐射和辊子冷却C.铸坯只喷气,而不喷水

注水比(或叫比水量)的公式是( )。A.二次冷却水流量/(冶金长度×铸坯单重)B.二次冷却水的总水量/(铸坯单重×拉速)C.结晶器水量/(铸坯单重×拉速)

比水量的公式是( )。A.(二次冷却水量)/(冶金长度×铸坯单重)B.(二次冷却水流量)/(铸坯单重×拉速)C.(结晶器水量)/(铸坯单重×拉速)D.(结晶器水量)/(铸坯单重)

比水量的公式是( )。A.二次冷却水流量÷(冶金长度×铸坯单量)B.二次冷却水的总水量÷(铸坯单重×拉速)C.结晶器水量÷(铸坯单重×拉速)

含碳量在0.17%~0.2%的碳素钢铸坯对热裂纹的敏感性最大。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弧形连铸机铸坯矫直时所允许的最大变形量=铸坯厚度×2/弧表半径。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铸坯内部缺陷,主要决定于在二次冷却区铸坯冷却过程和铸坯支撑系统合理的二次冷却水分布,支撑辊的对中,防止铸坯鼓肚等是提高铸坯内部质量的前提。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弧形连铸机铸坯矫直时所允许的最大变形量=铸坯厚度2/弧表半径。

连铸坯的冷却过程为强制冷却过程。

连铸坯中间裂纹主要是由于铸坯通过二次冷却区时冷却不均匀,温度回升大而产生的()造成的。

铸坯的内部缺陷主要取决于在二次冷却区铸坯的冷却过程和铸坯的()

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连铸坯横截面四边长度相等,四内角均为90度称为方坯。B、断面小于或等于120×120mm的叫小方坯。C、横截面为180×300mm的连铸坯为矩形坯。D、板坯宽厚比一般在3倍以上。

二次冷却的冷却强度因钢种、铸坯尺寸、铸机型式不同而变化。

铸坯的“干式冷却”的概念是:()。A、铸坯喷水冷却而不喷气B、铸坯不喷水,靠辐射和辊子冷却C、铸坯只喷气,而不喷水

铸坯内部缺陷,主要决定于在二次冷却区铸坯冷却过程和铸坯支撑系统合理的二次冷却水分布,支撑辊的对中,防止铸坯鼓肚等是提高铸坯内部质量的前提。

连铸机拉速提高,铸坯出结晶器后坯壳厚度变薄,二次冷却段的铸坯易产生鼓肚变形、矫直时由于铸坯仍有液芯而产生()等。

铸坯的内部缺陷主要决定于()铸坯的冷却过程。A、结晶器B、二冷段C、矫直点

含碳量在0.17%~0.2%的碳素钢铸坯对热裂纹的敏感性最大。

比水量的公式是()。A、(二次冷却水量)/(冶金长度×铸坯单重)B、(二次冷却水流量)/(铸坯单重×拉速)C、(结晶器水量)/(铸坯单重×拉速)D、(结晶器水量)/(铸坯单重)

铸坯是靠水滴与铸坯表面进行的()将铸坯热量带走而起到冷却作用的。A、物质交换B、热量交换C、物质交换、热量交换D、水流运动

铸坯的内部缺陷主要决定于在二次冷却区铸坯冷却过程和铸坯()系统。

注水比(或叫比水量)的公式是()。A、二次冷却水流量/(冶金长度×铸坯单重)B、二次冷却水的总水量/(铸坯单重×拉速)C、结晶器水量/(铸坯单重×拉速)

连铸时,铸坯的冷却与凝固开始于()。A、中间包B、结晶器C、二冷段

一般来讲,连铸坯的密度()初轧坯的密度。A、大于B、等于C、小于

连铸坯在凝固时,其冷却强度要比钢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