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35岁,近一周出现发热、头痛及食欲不振,胸部及腹部出现浅红色斑丘疹,到皮肤科就诊,实验室检查:HAV IgG抗体阳性,抗HBsAg抗体阳性,其余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阴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梅毒B、艾滋病C、急性甲型肝炎D、慢性甲型肝炎E、急性乙型肝炎

患者男性,35岁,近一周出现发热、头痛及食欲不振,胸部及腹部出现浅红色斑丘疹,到皮肤科就诊,实验室检查:HAV IgG抗体阳性,抗HBsAg抗体阳性,其余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阴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梅毒

B、艾滋病

C、急性甲型肝炎

D、慢性甲型肝炎

E、急性乙型肝炎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35岁,近一周出现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外生殖器出现溃疡样改变,到皮肤科就诊,实验室检查:HAVIgG抗体阳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HIV抗体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梅毒B、艾滋病C、急性甲型肝炎D、外生殖器感染E、疱疹该患者处于疾病的哪个时期A、潜伏期B、一期C、二期D、晚期E、终末期恰当的治疗是A、大剂量青霉素B、氯喹C、干扰素D、氟康唑E、利巴韦林

患者男,35岁。近一周出现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外生殖器出现溃疡样改变,到皮肤科就诊,实验室检查:HAV IgG抗体阳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HIV抗体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梅毒B、艾滋病C、急性甲型肝炎D、外生殖器感染E、疱疹该患者处于疾病的哪个时期A、潜伏期B、一期C、二期D、晚期E、终末期恰当的治疗是A、大剂量青霉素B、氯喹C、干扰素D、氟康唑E、利巴韦林

患者,男性,29岁,近一周出现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外生殖器出现红色溃疡,到皮肤科就诊。对该患者最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检查是( )。A、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查B、HBV血清标志物C、血常规D、精液分析E、肝功能如果医生怀疑患者感染梅毒,应选择的确诊方法是( )。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B、TP-ELISA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C、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D、免疫印迹法E、溃疡刮取物涂片如果该患者全身淋巴结肿大,自述是同性恋,最应该做的检查是( )。A、ELISA法检测HIV抗体B、免疫印迹法检测HIV抗体C、骨髓穿刺D、精液分析E、血常规

下列哪一条符合麻疹确诊病例 A、发热,出疹B、耳后、发际出现红色斑丘疹C、发热、出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D、接触麻疹患者10天后出现发热,出疹E、疑似麻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证实为麻疹病毒感染的病例

风疹的特征是 A、轻度发热,伴有咳嗽B、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C、目赤畏光D、舌系带溃疡E、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

下列哪一条符合麻疹确诊病例A.疑似麻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实验室证实为麻疹病毒感染的病例B.耳后、发际出现红色斑丘疹C.发热、出疹D.发热、出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E.接触麻疹患者10天后出现发热、出疹

伤寒皮疹的特点 ( ) A、淡红色小斑丘疹,压之褪色,分布在胸、腹部B、皮疹密集,可融合C、发热1周左右出现D、多在2~4天内消失E、发热3天出现

麻疹早期诊断最有意义的症状、体征为 A、接触麻疹患者10~14天后,体温上升B、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C、Koplik斑D、耳后、发际出现红色斑丘疹E、发热、流涕、结膜充血、畏光

女性患者,43岁。发热、咽痛4天,全身弥漫性红斑伴瘙痒2天。4天前患者受凉发热,口服阿莫西林和莲花清瘟。2天前躯干及四肢出现粟粒大小红色斑疹及斑丘疹,伴明显瘙痒,逐渐加重。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T37.1℃,P83次/分。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皮肤科检查:耳后躯干及四肢近端散在多数粟粒大小红色斑疹和斑丘疹,密集对称分布,以躯干为重,部分皮疹融合,疹间可见正常皮肤,腋窝、腹股沟未见出血点。临床诊断最可能是A.麻疹B.猩红热C.发疹型药疹D.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