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作曲家李某在1998年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刘某。2004年刘某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丙,供其研究李某的生平。2005年,丙将手稿向某杂志投稿发表。李某的继承人看到该杂志后,认为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1)谁享有手稿的着作财产权?为什么?(2)谁是侵权人?为什么?

着名作曲家李某在1998年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刘某。2004年刘某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丙,供其研究李某的生平。2005年,丙将手稿向某杂志投稿发表。李某的继承人看到该杂志后,认为出版社侵犯了自己的权利。(1)谁享有手稿的着作财产权?为什么?(2)谁是侵权人?为什么?


相关考题:

某文化公司为创作一部电视剧剧本组成了一个创作团队,成员为李某、刘某、丙、丁。李某负责组织协调,刘某负责收集资料,丙、丁负责创作。创作完成后丙与制片人戊签定了剧本许可使用合同。请回答下列问题:(1)剧本的着作权人是谁?为什么?(2)丙许可戊使用剧本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为什么?

2010年11月,李某创作了一篇散文在A杂志上发表,好评如潮。一个月后,该篇散文被B报全文转载,B报社随后以其转载稿费标准通过邮局向李某寄出了稿费。2011年3月,刘某将李某在A杂志上发表的散文收入自己主编的散文集《散文佳作欣赏》在C出版社出版。D网站于2011年4月将上述散文集全文上载。李某得知后向法院起诉,控告刘某、C出版社和D网站侵犯了自己的着作权。问:(1)B报社是否侵犯了李某的着作权?为什么?(2)刘某和C出版社是否侵犯了李某的着作权?为什么?(3)D网站是否侵犯了李某的着作权?为什么?

2010年作家钟某创作完成了一部小说,但未发表,也未明确表示不发表。后钟某将该小说的手稿送给好友李某收藏。2011年钟某因病去世,立下遗嘱由其唯一的儿子继承全部遗产。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有关该小说发表权的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该小说的发表权应由李某行使B、该小说的发表权可由钟某之子行使C、该小说的发表权应由钟某之子和李某共同行使D、该小说的发表权已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著名学者甲在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依遗嘱秘藏之。2000年乙病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2003年丙将该手稿借于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之于世”,丁应允。2005年,丁在征得丙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问:(1)甲死亡后,其手稿著作权中的人身权部分由谁享有?其手稿著作权中的财产权部分由谁享有?该手稿的所有权由谁享有?(2)丁是否享有该手稿著作权中的使用权?丁以“内部资料”形式刊印手稿,是否属于发表行为?丁刊印手稿得到了丙的同意.,其刊印行为是否合法?(3)丙将手稿出借与丁,是否侵犯了甲的著作权?为什么?(4)丙有无决定该手稿是否发表的权利?为什么?

著名学者甲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 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 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 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依遗嘱秘藏之。1991年乙病 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1994年丙将该手稿借于 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 “根据作者遗思,手稿不得公诸于世”,丁应允。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对有关当事人义务的认定,下列意见中何者为 正确?( )A.丙在行使权利时,应当尊重甲的著作权B. 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当尊重甲的著作权C. 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当荨重丙的所有权D. 丁在使用手稿时,应当尊重戊的发表权

著名作家甲于1967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按遗嘱秘藏之。1991年乙病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1994年丙将该手稿借与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事迹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之于世”,丁应允。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对有关当事人权利的认定,下列意见中哪些为正确的?A:甲虽已去世,但其著作权仍受法律保护B:丙享有手稿的所有权,但不享有手稿的著作权C:丁享有手稿著作权中的作品使用权D:戊作为甲的继承人,有权决定将手稿发表

著名学者甲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 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 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挚友,望珍藏密室,令 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依遗嘱秘藏之。1991年乙病 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1994年丙将该手稿借于 学者丁,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丙在出借时声明 “根据作者遗思,手稿不得公诸于世”,丁应允。1996年,丁在征得甲的继承人戊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对有关当事人权利的认定,下列意见中何者为 正确?( )A.甲虽已去世,但其著作仍受法律保护B.丙享有手稿的所有权,但不享有手稿的著作权C. 丁享有手稿著作权中的作品使用权D.戊作为甲的继承人,有权决定将手稿发表

2012年,著名作家甲去世前将回忆录手稿赠与好友乙,并要求“永不面世”。甲去世两年后,乙将该手稿借给学者丙,供其研究甲的生平时参考,并告知“根据作者遗愿,手稿不得公诸于世”。2015年,丙在征得甲的继承人丁的同意后,将手稿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刊印400册,在一定范围内散发。关于本案,下列意见中何者为正确:A.丙的刊印行为侵犯了手稿原件所有人乙的发表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B.乙的出借行为侵犯了手稿作者甲的发表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C.丁的同意行为侵犯了手稿作者甲的发表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D.丙的刊印行为侵犯了手稿作者甲的发表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41、2010年作家钟某创作完成了一部小说,但未发表,也未明确表示不发表。后钟某将该小说的手稿送给好友李某收藏。2011年钟某因病去世,立下遗嘱由其唯一的儿子继承全部遗产。根据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有关该小说发表权的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该小说的发表权应由李某行使B.该小说的发表权可由钟某之子行使C.该小说的发表权应由钟某之子和李某共同行使D.该小说的发表权已不受著作权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