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目的)基因通常是指() A、拟进行研究或利用的基因B、人工合成的基因C、载体DNA分子D、具有编码序列的DNA分子

靶(目的)基因通常是指()

A、拟进行研究或利用的基因

B、人工合成的基因

C、载体DNA分子

D、具有编码序列的DNA分子


相关考题:

药物作用靶点取决于致病相关基因。例如一疾病的致病相关基因是X1、X2和X3,某治疗药物系针对致病基因X3为靶点,且为无活性的前药,在体内经过A→B→C途径代谢成活性形式,作用于靶点X3。不同患者用药效果截然不同。给予致病基因为X1或X2的患者用药,结果是A、无效B、效果良好C、无效,缘于非此药的作用靶点D、无效,缘于体内不能代谢为活性形式E、基因变异影响药物结合靶点,药效不理想,剂量要调整给予致病基因为X3、但有变异的患者用药,结果是A、致病基因不同,无效B、针对作用靶点,效果良好C、无此药的作用靶点,无效D、不能代谢为活性形式,无效E、基因变异影响药物结合靶点,药效不理想,剂量要调整给予致病基因为X3,且药酶基因A、B、C均无突变的患者,结果是A、非致病基因,无效B、正中作用靶点,效果良好C、无效,非此药作用靶点D、无效,缘于体内不能代谢E、基因变异影响药物结合靶点,药效不理想

射线辐照红细胞通常是指中心靶剂量为(  )。A.10GyB.20GyC.25GyD.8GyE.15Gy

基因家族通常是指许多来源相同、结构相似、功能相关的一组基因。似于原核生物操纵子的结构 。

由于外源靶基因插入了LacZ ’的MCS中,因而蓝白斑筛选的阳性菌落是指外观白色的菌落。

反义RNA是指与靶DNA(或cDNA)具有互补序列的RNA分子,参与基因的表达调控。

30、启动子捕获法筛选是在打靶载体上下游同源臂之间插入不带启动子的药物抗性基因(如neo基因),当打靶载体进入细胞与靶基因发生同源交换重组时,利用靶基因的内源性启动子启动neo的表达从而达到对阳性细胞克隆进行富集的目的。

RNAiA.可以抑制靶基因翻译B.可以切割靶基因的DNAC.可以切割靶基因的mRNAD.有级联放大效应

miRNA对靶基因表达的调控都是通过对靶基因mRNA的降解来完成的。

2、RNAiA.可以抑制靶基因翻译B.可以切割靶基因的DNAC.可以切割靶基因的mRNAD.有级联放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