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乙公司的一台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账面原价为800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12年末核查该台设备,首次计提减值准备40万元,并预计其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自2013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则2013年该台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A.53.12B.56.4C.60.8D.76

2009年12月,乙公司的一台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账面原价为800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12年末核查该台设备,首次计提减值准备40万元,并预计其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自2013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则2013年该台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

A.53.12

B.56.4

C.60.8

D.76


相关考题:

AS公司用一台已使用2年的甲设备从BS公司换入一台乙设备,支付置换相关税费1万元,并支付补价款3万元。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率为5%,并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乙设备的账面原价为30万元,已提折旧3万元。置换时,甲、乙设备的公允价值分别为25万元和28万元。AS公司换入的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A.22B.23.6C.29D.32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A.195.2B.192C.187.2D.124.8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A.195.2B.192C.187.2D.124.8

乙公司2005年12月投入使用一台设备,账面原价为800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8年核查该台设备,首次计提减值准备40万元,并预计其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自2009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则2009年该台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A.53.12B.56.40C.60.80D.76.00

2013年3月31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某固定资进行改良,该固定资产账产账面原价为3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支付出包工程款96万元。2013年8月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重新预计尚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2013年度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为( )万元。A.128B.180C.308D.384

某设备的账面原价为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该设备在第2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A.195.2B.192C.187.2D.124.8

乙公司2005年12月投入使用一台设备,账面原价为800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50万元,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08年核查该台设备,首次计提减值准备40万元,并预计其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自2009年起改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则2009年该台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为( )万元。A.53.12B.56.4C.60.8D.76

2013年3月31日,甲公司采用出包方式对某固定资产进行改良,该固定资产账面原价为3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已使用3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甲公司支付出包工程款96万元。2013年8月31日,改良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预计尚可使用4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3年度该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为( )万元。A.128B.180C.308D.384

2018年6月30日,某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生产设备,支付价款和相关税费(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总计100万元,购入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4万元,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9年12月31日,因出现减值迹象,对该设备进行减值测试,预计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51万元,处置费用为13万元;如果继续使用,预计未来使用及处置产生现金流量的现值为35万元。假定计提减值后原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均不变。2020年该生产设备应计提的折旧为(  )万元。A.4 B.4.25 C.4.375 D.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