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路由协议认为“网络不可到达”的跳数是:()A.8B.16C.24D.100

RIP路由协议认为“网络不可到达”的跳数是:()

A.8

B.16

C.24

D.100


相关考题:

OSPF和RIP都是Intenet中的路由协议,与RIP相比,OSPF有许多优点,但( )不是OSPF的优点。A)更快的收敛性B)没有跳步数的限制C)扩大了网络规模D)更低的路由开销

OSPF和RIP都是Internet中的路由协议,与RIP相比,OSPF有许多优点,下面不是OSPF优点的是( )。A)更低的路由开销B)更快的收敛速度C)扩大了网络规模D)没有跳数的限制

OSPF和RIP都是Internet中的路由协议,与RIP相比,OSPF有许多优点,但不属于OSPF的优点的是( )。A)更快的收敛性B)没有跳数的限制C)扩大了网络规模D)更低的路由开销

RIP协议选择路由的唯一衡量标准是跳数,不能综合考虑路由的优劣。()

路由选择协议(RIP)的跳数表示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通过的 网关 数,RIP接受的最长距离是 15跳 。

在RIP协议中,若目的网络度量标为16跳,则表示( )。 A、抵达目的网络需要经过16台路由器B、抵达目的网络需要经过15台路由器C、目的网络在其它自治系统中(AS)D、目的网络不可到达

下列关于Cisco路由器RIP路由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RIP定时更新路由,默认每隔30s更新一次B.在RIP路由配置模式下,用“passive-interface”命令可配置被动接口C.RIP限制的最大路由器跳数是16,如果超过16,则意味着路径不可到达D.RIP缺省的管理距离值是120,在路由配置模式下可用distance命令重新设置该值

对于RIP协议,可以到达目标网络的跳数(所经过路由器的个数)最多为:() A.12B.15C.16D.没有限制

在RIP协议中,路由选择依据的参数是() A.MTUB.时延C.带宽D.路由跳数

RIP路由协议的度量跳数最大是?() A.15B.17C.16D.14

在RIP路由协议中大于或等于()的跳数被定义为无穷大(即目的网络或主机不可达)。 A.15B.16C.255D.65535

在RIP协议中,将路由跳数()定为不可达A、15B、16C、128D、255

RIP协议规定路径长度为()的路由器跳数时,被视为无限长路径,也就是不可达的路径。

在RIP协议中,路由选择依据的参数是()A、MTUB、时延C、带宽D、路由跳数

以下关于RIP路由协议说法正确的是()A、RIP路由报文每30秒种更新一次B、RIP属于动态路由协议C、RIP对路经的判断是以跳数最小者优先D、RIP是基于UDP之上的路由协议

路由选择协议(RIP)的跳数表示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通过的()数,RIP接受的最长距离是()。

关于RIP协议描述正确的是()。A、RIP支持的最大跳数为16条B、RIP路由表的更新是通过路由器广播来交换路由信息C、RIP路由表中某些项只包含目的地址、下一跳IP地址D、RIP是一种链路状态动态路由协议

在RIP协议中,将路由跳数()定为不可达。

在RIP路由协议中大于或等于()的跳数被定义为无穷大(即目的网络或主机不可达)。A、15B、16C、255D、65535

对于RIP协议,可以到达目标网络的跳数(所经过路由器的个数)最多为:()A、12B、15C、16D、没有限制

RIP路由协议依据什么判断最优路由?()A、宽带B、跳数C、路径开销D、延迟时间

使用RIP协议的自治系统中,如果路由器R1收到邻居路由器R2发送的距离矢量中包含,那么()A、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16B、R2可以经过R1到达net1,跳数为17C、R1可以经过R2到达net1,跳数为17D、R1不可以经过R2到达net1(RIP规定最大跳数为15,若跳数为16则不可达)

单选题对于RIP协议,可以到达目标网络的跳数(所经过路由器的个数)最多为:()A12B15C16D没有限制

单选题在RIP路由协议中大于或等于()的跳数被定义为无穷大(即目的网络或主机不可达)。A15B16C255D65535

填空题路由选择协议(RIP)的跳数表示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经过最大跳数,RIP接受的最长的距离是()跳。

填空题RIP协议规定路径长度为()的路由器跳数时,被视为无限长路径,也就是不可达的路径。

填空题路由选择协议(RIP)的跳数表示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通过的()数,RIP接受的最长距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