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5岁,教师。因声嘶2个月来诊。检查:双声带运动好,充血,右声带前、中1/3交界处绿豆粒大小肿物,光滑,粉红色。目前最可能的诊断和最合适的治疗是A、声带息肉,息肉摘除术B、喉癌,部分喉切除术C、喉部血管瘤,激光切除D、喉乳头状瘤,手术加干扰素治疗E、声带息肉,大剂量激素治疗

患者,女,35岁,教师。因声嘶2个月来诊。检查:双声带运动好,充血,右声带前、中1/3交界处绿豆粒大小肿物,光滑,粉红色。目前最可能的诊断和最合适的治疗是

A、声带息肉,息肉摘除术

B、喉癌,部分喉切除术

C、喉部血管瘤,激光切除

D、喉乳头状瘤,手术加干扰素治疗

E、声带息肉,大剂量激素治疗


相关考题:

患者,男,13岁,声嘶1个月,电子喉镜检查见双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小突起,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休声,观察B、间接喉镜下手术切除C、纤维喉镜下手术切除D、直接喉镜下手术切除E、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

下面关于损伤性肉芽肿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好发于女性患者B、多于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息肉样肿物形成C、主要症状是声嘶D、切除后容易复发E、在插管后2~8周出现

患者,女,40岁,售货员。近半年来声嘶,并咽喉部不适,休息后减轻。检查:双声带充血,黏膜肥厚,但表面尚光滑,闭合时双声带后方有小隙。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喉炎B、慢性喉炎C、喉结核D、声带麻痹E、喉癌

患者男性,13岁,因“声嘶1个月”来诊。电子喉镜检查:双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小突起。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休声,观察B、间接喉镜下手术切除C、纤维喉镜下手术切除D、直接喉镜下手术切除E、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

患者女性,30岁,教师,因“声嘶3个月”来诊。查体:双声带运动好,充血,左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绿豆粒大小肿物,光滑,粉红色。最可能的诊断和最合适的治疗是 A、声带息肉,息肉摘除术B、喉癌,部分喉切除术C、喉部血管瘤,激光切除D、喉乳头状瘤,手术加干扰素治疗E、声带息肉,大剂量激素治疗

下面关于损伤性肉芽肿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好发于女性患者B.主要症状是声嘶C.切除后容易复发D.多于声带前、中1/3交界处,有息肉样肿物形成E.在插管后2~8周出现

患者男性,13岁,声嘶1个月,电子喉镜检查见双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小突起,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显微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B.直接喉镜下手术切除C.休声,观察D.纤维喉镜下手术切除E.间接喉镜下手术切除

患者女性,35岁,教师。因声嘶2个月来诊。检查:双声带运动好,充血,右声带前、中1/3交界处绿豆粒大小肿物,光滑,粉红色。目前最可能的诊断和最合适的治疗是A.喉部血管瘤,激光切除B.喉乳头状瘤,手术加干扰素治疗C.喉癌,部分喉切除术D.声带息肉,息肉摘除术E.声带息肉,大剂量激素治疗

患者女性,40岁,售货员。近半年来声嘶,并咽喉部不适,休息后减轻。检查:双声带充血,黏膜肥厚,但表面尚光滑,闭合时双声带后方有小隙。最可能的诊断是A.慢性喉炎B.声带麻痹C.喉癌D.急性喉炎E.喉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