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6岁。肝移植术后第5天,术后皮肤、巩膜黄染消退后又突然再现;病人食欲不振、烦躁、失眠,主诉肝区不适;胆汁分泌量锐减、稀薄、颜色变淡。体检示:皮肤、巩膜黄染,体温39.3°C,血压155/90mmHg。WBC12.19×109/L,血清总胆红素324.0umol/L,谷丙转氨酶394U/L,谷草转氨酶198U/L。超声引导肝穿刺病理检查提示:汇管区炎细胞浸润、门静脉及中央静脉内皮下炎细胞浸润、胆管炎症及胆管上皮细胞损伤。1.该病人出现了何种并发症:( )A、呼吸道感染B、肺部感染C、急性排斥反应D、亚急性排斥反应E、排斥反应合并感染2.有关急性排斥反应的机制哪项是正确的:( )A、体液免疫B、细胞免疫C、特异性细胞免疫D、非特异性细胞免疫E、由T、C淋巴细胞介导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的最主要处理原则是:( )A、停用免疫抑制剂B、减量使用免疫抑制剂C、继续观察病情D、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E、再次移植4.急性排斥反应常发生在术后:( )A 、24h内B、 1-3d内C 、4-14d左右C 、1年以后E 、任何时候5.若该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耐激素的急性排斥反应,应选择何种药物进行治疗:( )A、硫唑嘌呤B、抗胸腺细胞球蛋白C、地塞米松D、环孢素E、霉酚酸酯6.以下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中哪项不恰当:( )A、给予心理护理B、准确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C、监测免疫制剂的血药浓度D、病人无感染时不需要检测体温E、观察胆汁量、颜色及性质

男性,46岁。肝移植术后第5天,术后皮肤、巩膜黄染消退后又突然再现;病人食欲不振、烦躁、失眠,主诉肝区不适;胆汁分泌量锐减、稀薄、颜色变淡。体检示:皮肤、巩膜黄染,体温39.3°C,血压155/90mmHg。WBC12.19×109/L,血清总胆红素324.0umol/L,谷丙转氨酶394U/L,谷草转氨酶198U/L。超声引导肝穿刺病理检查提示:汇管区炎细胞浸润、门静脉及中央静脉内皮下炎细胞浸润、胆管炎症及胆管上皮细胞损伤。

1.该病人出现了何种并发症:( )

A、呼吸道感染

B、肺部感染

C、急性排斥反应

D、亚急性排斥反应

E、排斥反应合并感染

2.有关急性排斥反应的机制哪项是正确的:( )

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

C、特异性细胞免疫

D、非特异性细胞免疫

E、由T、C淋巴细胞介导

3.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的最主要处理原则是:( )

A、停用免疫抑制剂

B、减量使用免疫抑制剂

C、继续观察病情

D、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

E、再次移植

4.急性排斥反应常发生在术后:( )

A 、24h内

B、 1-3d内

C 、4-14d左右

C 、1年以后

E 、任何时候

5.若该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耐激素的急性排斥反应,应选择何种药物进行治疗:( )

A、硫唑嘌呤

B、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C、地塞米松

D、环孢素

E、霉酚酸酯

6.以下对患者的护理措施中哪项不恰当:( )

A、给予心理护理

B、准确应用抗排斥反应药物

C、监测免疫制剂的血药浓度

D、病人无感染时不需要检测体温

E、观察胆汁量、颜色及性质


相关考题:

简要病史男性,43岁。主诉:乏力、纳差20天,皮肤、巩膜黄染3天。

肝移植患者术后肝功能监测最重要的指标是()A、皮肤巩膜黄染情况B、胆汁的量及性状C、腹腔引流液量及性状D、尿液的量及性状

男,46岁,近1个半月来食欲不振,上腹闷胀不适,皮肤及巩膜黄染,一度增深后自行减轻,最近又有加深趋势,体检贫血貌,皮肤及巩膜黄染明显,肝大肋下一指余,胆囊肿大,粪便隐血试验(+)

黄疸型肝炎病人黄疸的护理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观察皮肤巩膜黄染的消退情况B、勤换内衣C、剪短指甲D、温水擦洗E、用肥皂清洗皮肤

黄疸是由于()。 A、血清胆素浓度过高,引起皮肤、黏膜、巩膜黄染B、血清血红素浓度过高,引起皮肤、黏膜、巩膜黄染C、血清胆红素浓度过高,引起皮肤、黏膜、巩膜黄染D、血清胆素原浓度过高,引起皮肤、黏膜、巩膜黄染

简要病史男性,67岁。主诉:皮肤、巩膜进行性黄染1个月,陶土色粪便7天,门诊入院。

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在皮肤出现黄疸之前可表现为( )。A.皮肤瘙痒B.口渴多饮C.食欲不振D.巩膜黄染E.巩膜苍白

女,35岁,行肝移植术后8个月后发现皮肤、巩膜出现轻度黄染,后逐渐加重,她发生的排斥反应是( )A.超急性排斥反应B.血管排斥反应C.急性排斥反应D.慢性排斥反应

适用二级护理的病人是A.肝移植术后第2天者B.阑尾切除术后第2天者C.呼吸衰竭者D.休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