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凝血酶Ⅲ(AT-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Ⅲ活性提高1%B、肝素能增强AT-Ⅲ的生物活性C、如果AT-Ⅲ浓度较低,应先应用D、平均输注1U/kg的AT-Ⅲ可使E、AT-Ⅲ水平异常,提示DIC病理过程尚未控制

关于抗凝血酶Ⅲ(AT-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Ⅲ活性提高1%

B、肝素能增强AT-Ⅲ的生物活性

C、如果AT-Ⅲ浓度较低,应先应用

D、平均输注1U/kg的AT-Ⅲ可使

E、AT-Ⅲ水平异常,提示DIC病理过程尚未控制


相关考题:

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AT-Ⅲ活性,其显色的深浅A.与AT-Ⅲ活性呈负相关B.与AT-Ⅲ活性呈正相关C.与剩余的凝血酶呈负相关D.与剩余凝血酶的量无关E.与释放出的显色基团(PNA)多少无关

关于抗凝血酶Ⅲ(AT-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具有抗凝血酶、活化因子Ⅷ的作用B、肝素能增强AT-Ⅲ的生物活性C、如果AT-Ⅲ浓度较低,应先应用AT-Ⅲ后再用肝素D、平均输注1U/kg的AT-Ⅲ可使AT-Ⅲ活性提高1%E、AT-Ⅲ水平异常,提示DIC病理过程尚未控制

关于抗凝血酶Ⅲ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AT-Ⅲ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B、AT-Ⅲ抗原量成人血浆浓度为272~329mg/L(免疫法参考值)C、AT-Ⅲ的抗凝血酶活性(酶学测定法)一般为80%~120%D、AT-Ⅲ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活性减低无临床意义E、有凝血法、免疫检查法和酶学测定法

下列选项中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减低的是

肝素抗凝主要加强的抗凝血酶作用是A、AT-ⅤB、AT-ⅣC、AT-ⅢD、AT-ⅡE、AT-Ⅰ

下列选项中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增高的是A、妊娠期妇女B、新生儿C、血友病D、慢性肝炎E、肝硬化

关于抗凝血酶Ⅲ(AT-Ⅲ)的临床意义,下列正确的是A、AT-Ⅲ活性增高为异常,活性减低无临床意义B、AT-Ⅲ活性减低为异常,增高无临床意义C、AT-Ⅲ活性增高或减低,均可导致出血D、AT-Ⅲ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减低导致血栓形成E、AT-Ⅲ活性减低可导致出血,增高可导致血栓形成

知识点:AT-Ⅲ肝素抗凝血的主要机制是A.抑制X因子的激活B.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C.去除Ca +D.促进纤维蛋白溶解E.抑制血小板的作用

通过增强AT-Ⅲ的活性发挥抗凝作用的是A.维生素B12B.肝素C.香豆素类D.维生素K1E.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