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8分)

(3)说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8分)


相关考题:

土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大气为高,不断向大气扩散,而大气中氧的浓度较土壤空气高,氧气总是不断进入土壤,这样土壤好像人的肺一样不断的吸进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因此,又称为土壤的呼吸作用。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哪一项可能是科学家在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后会提出的问题?() A、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原因是什么?B、产生温室效应的其他气体中,哪些气体的浓度有所增加?C、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产生什么影响?D、以上全是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为()。

通常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0.0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以下是某老师对“大气的受热过程”所做的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标解读:本条标准旨在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教材首先从整体上描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然后对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两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述。即通过大气的两个热力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来引导学生展开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内容解读:该节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可以为前节内容“大气的垂直分层”中所学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寻因溯源;又是后面“大气运动”的基础。 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教材先从整体上描述了大气的受热过程,然后对大气的两个热力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进行了详细讲述。可以说,理解了能量的传递与转化就掌握了“大气的受热过程”这部分内容。 (1)教师在教学内容分析上有参考价值但不够全面,说明优点和不足。(12分) (2)用思维导图形式写出“大气受热过程”的知识结构。(6分)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植株叶片气孔阻力——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导致酸雨

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倍增时,对C3作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于C4作物。

【单选题】目前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ppm。A.387B.487C.587D.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