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产生分集接收告警,需满足的条件为()。A.接收信号A.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6dB(即≥6dB)并且持续30分钟以上B.接收信号A.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3dB(即≥3dB)并且持续15分钟以上C.接收信号A.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12dB(即≥12dB)并且持续50分钟以上D.接收信号A.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16dB(即≥16dB)并且持续45分钟以上

基站产生分集接收告警,需满足的条件为()。

A.接收信号A.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6dB(即≥6dB)并且持续30分钟以上

B.接收信号A.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3dB(即≥3dB)并且持续15分钟以上

C.接收信号A.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12dB(即≥12dB)并且持续50分钟以上

D.接收信号A.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16dB(即≥16dB)并且持续45分钟以上


相关考题:

产生分集接收告警的条件为:基站的一个或若干载频的2路接收信号A、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 ),并且持续50分钟以上,基站就会产生分集接收告警。产生分集接收告警的TRU的接收机灵敏度会因此降低大约3.5dB。 A.12dBB.3dBC.6dBD.18dB

基站产生分集接收告警,需满足的条件() A.接收信号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6dB(即≥6 dB),并且持续30分钟以上B.接收信号A、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3dB(即≥3dB),并且持续15分钟以上C.接收信号A、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16dB(即≥16 dB),并且持续45分钟以上D.接收信号A、B的强度相差至少为12dB(即≥12 dB),并且持续50分钟以上

在检查B基站时,发现有射频接收通道异常告警,但是之前未接天线时曾做过射频通道增益校正。利用调试台检查基站的主从接收分集的RTWP,发现该基站的20号和40号小区的主从分集异常,并且NodeB告警:20号小区的主集RSSI在-95.7dBm,分集RSSI在-106.2dBm;40号小区的主集RSSI在-104.6dBm,分集RSSI在-94.9dBm,但路测显示导频信号分布正常。请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什么?

假设某小区采用华为II代功控算法,上行链路信号强度上门限为35,上行链路信号强度下门限为25,质量带0最大调整步长为6dB;当前基站接收电平为-78dBm,当前接收质量为0,假设按质量电平不要求调整,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公式:功率增加值=上下门限之和/2-接收电平,计算出功率需要下调2dB,小于质量带0允许的最大调整步长6dB,那么手机最终将功率下调2dB。B.由于当前接收质量为0,落在质量带0中,那么手机最终的调整功率值取决于质量带决定的调整值。C.由于当前基站接收电平在上下行电平门限之间,所以手机功率将不作调整。D.以上说法都不对

在大区制设立分集接收站后,可使() A、移动台的接收信号增强B、基站的接收信号增强C、移动台发送信号增强D、基站发送信号增强

对于载频的主、分集接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基站接收增益B.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C.增加基站的系统容量D.提高基站接收信号质量

以下关于天馈配置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一副双极化天线最多可与2个RFU配合使用B.GSM默认采用接收分集配置,即一个小区内,至少需配置2根馈线(2副单极化天线或1副双极化天线)C.基站的每个扇区都按照最小数量配置天线数量D.双天线接收分集情况下每扇区对应2个天馈通道,四天线接收分集为每扇区4个天馈通道

分集合并技术能够抵抗快衰落。为了获得足够的分集增益,来自不同分集信道所接收的信号之间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GSM接收系统,依次由天线和接收机连接组成,其中接收机噪声系数F=6dB,信道带宽为200KHz,若接收信号功率为-102dBm,问: 1)接收信噪比为多少? 2)若考虑采用低噪声放大器(其噪声系数F=3dB,增益为10dB)来改善信噪比,低噪声放大器应加在接收系统的何处,接收机的复合噪声系数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