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20岁,头痛,头晕一个月,高热鼻衄一周,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可触及边界,脾不大,红细胞,1.8×1012/L,白细胞3.5×109/L,血小板80×109/L。骨髓象:增生减低,红系和粒系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未见巨核细胞,可见组织嗜碱细胞。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颗粒细胞减少症E、营养不良性贫血合并感染

男性,20岁,头痛,头晕一个月,高热鼻衄一周,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可触及边界,脾不大,红细胞,1.8×1012/L,白细胞3.5×109/L,血小板80×109/L。骨髓象:增生减低,红系和粒系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未见巨核细胞,可见组织嗜碱细胞。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白血病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颗粒细胞减少症

E、营养不良性贫血合并感染


相关考题:

患者,男,39岁。头痛、头晕1个月,高热、鼻出血1周,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可触及边缘,脾未扪及。血常规:红细胞1.8×1012/L,白细胞3.5×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象:红系和粒系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但未见巨核细胞。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阵发性睡日民性血红蛋白尿B.急性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粒细胞减少症E.败血症

男性患者,21岁,头痛、头晕1个月,高热、鼻衄3天。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可触及边缘,脾未及,血象检查:红细胞1.4×10/L,白细胞3.2×10/L,血小板20×10/L,骨髓象:红系和粒系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但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为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急性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粒细胞减少E、败血症

患者,女性,22岁,月经量增多,伴头晕、心悸半年,两下肢可见散在瘀斑,淋巴结、肝、脾未见增大,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4×109/L,白细胞 3.6×109/L,血小板38×109/L。MCV84fl,MCHC33%,骨髓增生减低,巨核细胞减少,粒系及红系细胞比例正常,淋巴细胞占429/6,首选的治疗是() A.铁剂B.睾丸酮C.糖皮质激素D.免疫抑制药E.叶酸及维生素B12

患者男性,24岁,贫血1年,皮肤散在出血点,肝脾未及,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2.0×1012/L,白细胞2×109/L,血小板27×109/L,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和红系多为晚期阶段,巨核细胞缺如,酸溶血试验阴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白细胞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RAEB)D.再生障碍性贫血

男,24岁,头痛、头晕1个月,高热、鼻出血1周,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可及边,脾未及,血象:红细胞1.8×1012/L,白细胞3.5×109/L,血小板20×109/L;骨髓象:红系和粒系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但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B.急性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粒细胞减少E.败血症

男性,24岁。头痛、头晕1个月,高热、鼻出血1周,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可及边,脾未及,血象检查:红细胞1.8×10/L,血小板20×10/L.WBC1.5×10/L.骨髓象红系和粒系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但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应考虑为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B.急性白血病C.再生障碍性贫血D.粒细胞减少E.败血症

男性,24岁。头痛、头晕1个月,高热、鼻出血1周,浅表淋巴结不大,肝可及边,脾未及,血象检查:红细胞1.8×10/L,血小板20×10/L,WBC1.5×10/L骨髓象红系和粒系各阶段比例大致正常,但未见巨核细胞。最可能的诊断应考虑为A.急性白血病B.粒细胞减少C.再生障碍性贫血D.败血症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男性,24岁。贫血1年,皮肤有散在出血点,肝、脾未及,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0X1012/L,白细胞1.8X109/L,血小板28X109/L,网织红细胞4.5%,骨髓增生活跃,粒系及红系多为晚期阶段,巨核细胞缺如,酸化血清溶血试验(+)。最可能的诊断为A.再生障碍性贫血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脾功能亢进

青年患者,反复呕血、黑便和皮肤、黏膜出血一周。体检:肝、脾不肿大。检验:红细胞1.8×1012/L,白细胞5×109/L,血小板10×109/L;骨髓检查示增生活跃,粒红比例为5∶1,巨核细胞数增加,幼巨核细胞比例增加。最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ITP(急性型)D.脾功能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