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19岁。上前牙松动1年,检查:上中切牙松动1度,探诊深度7~8mm,X线片显示骨吸收达根尖1/3处,上、下第一恒磨牙近、远中探诊深度5~7mm,X线片显示均有弧形吸收,其他牙无牙周袋及骨吸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青春期龈炎B、慢性牙周炎C、快速进展性牙周炎D、Down综合征E、青少年牙周炎

女,19岁。上前牙松动1年,检查:上中切牙松动1度,探诊深度7~8mm,X线片显示骨吸收达根尖1/3处,上、下第一恒磨牙近、远中探诊深度5~7mm,X线片显示均有弧形吸收,其他牙无牙周袋及骨吸收。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青春期龈炎

B、慢性牙周炎

C、快速进展性牙周炎

D、Down综合征

E、青少年牙周炎


相关考题:

女,15岁,上前牙松动半年。检查:口腔卫生良好,上前牙牙龈外观色粉红,但探诊后出血,探诊深度6mm,双侧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探诊深度5~7mm,附着丧失5mm,X线片示上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1/2,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垂直骨吸收1/2,余牙无牙周袋及骨吸收,最佳诊断为A、青春期牙龈炎B、青少年牙周炎C、成人牙周炎D、快速进展性牙周炎E、青春前期牙周炎

女性,19岁,1年来自觉前牙咬合无力,松动移位。检查:前牙区仅见少量龈上、龈下牙石,牙龈轻度充血,上、下前牙松Ⅱ—Ⅲ度,牙周袋深6-7mm,X线片示切牙区为水平型骨吸收达根长1/2—2/3。本病最突出的表现为() A.女性多于男性B.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C.好发部位为上、下切牙D.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E.病程进展快

女,15岁,上前牙松动半年。检查:口腔卫生良好,上前牙牙龈外观色粉红,但探诊后山血,探诊深度6mm,双侧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探诊深度5~7mm,附着丧失5mm,X线片示上前牙牙槽骨水平吸收1/2,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垂直骨吸收1/2,余牙无牙周袋及骨吸收,最佳诊断为A、青春期牙龈炎B、青少年牙周炎C、成人牙周炎D、快速进展性牙周炎E、青春前期牙周炎

患者,女性,19岁,1年以来自觉前牙咬合无力,松动移位。检查:前牙区仅见少量龈上、龈下牙石,牙龈轻度充血,上、下前牙松动Ⅱ一Ⅲ度,牙周袋深6~7mm,X线片示切牙区为水平型骨吸收达根长1/2~2/3。本病最突出的表现为A.女性多于男性B.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C.好发部位为上下切牙D.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E.病程进展快

女,20岁,2年来感前牙咬合无力,松动移位。检查:CI-S:1,牙龈轻度充血,牙周袋深6~7mm,上、下前牙松Ⅱ°~Ⅲ°,X线片示切牙区为水平型骨吸收,达根长1/2~2/3。本病最突出的表现为A.女性多于男性B.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C.好发部位为上、下切牙D.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E.病程进展快

女,21岁,上切牙远中移位,间隙增宽,求治。检查:上切牙牙周探诊6mm,第一恒磨牙松动I度,牙周探诊6mm,X线片显示:上前牙区牙槽骨水平吸收,第一磨牙弧形吸收。诊断为A.快速进展型牙周炎B.慢性牙周炎C.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D.青春前期牙周炎E.弥散型青少年牙周炎

患者,女,19岁,1年以来自觉前牙咬合无力,松动移位。检查:前牙区仅见少量龈下牙石,牙龈轻度充血,上、下前牙松动Ⅱ~Ⅲ度,牙周袋深6~7mm,X线片示切牙区水平型骨吸收达根长1/2~2/3。本病最突出的表现为A.女性多于男性B.牙周组织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成正比C.好发部位为上下切牙D.切牙区多为水平型骨吸收E.病程进展快

共用题干女,44岁。下前牙牙齿松动1年。检查:左、右下中切牙松动工度,牙石(++),牙龈退缩2mm,边缘红,质软,探诊深度5mm,全口其他牙的牙石(+)~(++),牙龈缘水肿,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4~6mm,牙齿未见松动。在确诊前还应进行的最重要的检查是A:测量龈沟液量B:查血C:拍摄X线片D:测量龈沟温度E:测量咬合力的大小

共用题干女,44岁。下前牙牙齿松动1年。检查:左、右下中切牙松动工度,牙石(++),牙龈退缩2mm,边缘红,质软,探诊深度5mm,全口其他牙的牙石(+)~(++),牙龈缘水肿,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4~6mm,牙齿未见松动。此时对该患者的第一步治疗是A、口服阿莫西林B、牙周袋内上四环素药膏C、拔除松动的下中切牙D、刮治E、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