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鄙:(2)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遗:(3)无伐善,无施劳。施:(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5)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毙:(6)姜氏何厌之有?厌:(7)苟有险,余必下推车。险:(8)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即:(9)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幣重。幣:(10)郑伯如晋。如:(11)我決起而飞,搶榆枋而止。搶:(1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之:(13)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14)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饑:(15)其徒数十人,皆衣褐。褐:(16)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爨:(17)四之日举趾。趾:(18)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微行:(19)载玄载黄,我朱孔阳。阳:(20)四月秀葽,五月鸣蜩。秀:

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

(1)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鄙:

(2)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遗:

(3)无伐善,无施劳。

施: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愤:

(5)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毙:

(6)姜氏何厌之有?

厌:

(7)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险:

(8)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即:

(9)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幣重。

幣:

(10)郑伯如晋。

如:

(11)我決起而飞,搶榆枋而止。

搶:

(1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之:

(13)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

(14)故饑岁之春,幼弟不饟;穰岁之秋,疏客必食。

饑:

(15)其徒数十人,皆衣褐。

褐:

(16)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爨:

(17)四之日举趾。

趾:

(18)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微行:

(19)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阳:

(20)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秀:


相关考题: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中的“贰”的文中义是() A、两属B、两个C、二十D、第二次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郑伯克段于鄢》)中,“鄙”指边境城邑。()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古文阅读)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左传·郑伯克段于鄢》1)既而()A既然B过了不久2)鄙()A鄙视B边境城邑3)贰()A兼属B两个4)不堪()A承受不了B能否5)生()A生命B使民生二心

《郑伯克段于鄢》紧接“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之后的一句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B.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C.不义不暱,厚将崩。D.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是()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鄙:边邑)B.無庸,將自及。(靠自己的力量做成某事)C.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屋檐滴水处)D.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衮”的异体字:天子之服,文中指周宣王)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喔,厚将崩。”解释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字的含义。

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喔,厚将崩。”这段话揭示了什么?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是( )A.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鄙:边邑)B.無庸,將自及。(靠自己的力量做成某事)C.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屋檐滴水处)D.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衮”的异体字:天子之服,文中指周宣王)

解释划线的字词: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於己。继而:() 鄙:()贰於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