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25岁,排便时肛门痛15天,查体:膝胸位于肛门12点处见纵行皮肤裂口,有新鲜血迹,其下方见小皮垂。最可能的诊断()。A.混合痔B.内痔脱出C.肛裂D.外痔E.直肠息肉

女,25岁,排便时肛门痛15天,查体:膝胸位于肛门12点处见纵行皮肤裂口,有新鲜血迹,其下方见小皮垂。最可能的诊断()。

A.混合痔

B.内痔脱出

C.肛裂

D.外痔

E.直肠息肉


相关考题:

女性,20岁,肛门部疼痛、出血间歇发作2年。患者于2年前开始经常出现便秘,每当大便干燥期间,排便时肛门部疼痛,手纸上常带线状血迹,便后疼痛暂时减轻,数分钟后反而加剧。排便通畅后即好转。既往体健,月经正常。查体:T36.5℃,P80次/分,R20次/分,BP100/70mmHg。体形瘦弱,睑结膜无苍白。心、肺、腹部查体未见异常。肛门检查:膝胸位6点处可见肛管皮肤裂口,边缘增厚,肉芽暗红色;裂口近端肛乳头水肿、肥大:远端皮肤形成袋状皮垂突出于肛门外。因患者肛门部疼痛较剧,未做直肠指诊。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如有两个以上诊断,应分别写出各自诊断依据,未分别写出扣分)、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女,25 岁。排便时肛门痛 15 天。查体:膝胸位于肛门 12 点处见纵行皮肤裂口,有新鲜血迹,其下方见一小皮垂。最可能的诊断是() A.混合痔B.内痔脱出C.肛裂D.外痔E.直肠息肉

女性,30岁,便秘、肛门疼痛伴便血3个月。患者3个月前排便时出现肛门疼痛,便后发现手纸上有新鲜血迹,便后肛门疼痛逐渐缓解,但数分钟后再次出现肛门部剧痛,持续半个小时可自行缓解。再次排便时又出现上述症状。发病以来,大便干燥,因怕疼痛对排便产生恐惧心理,不敢正常进食,睡眠差,体重减轻约5kg。既往无药物过敏吏及外伤史,无结核病史,无肿瘤家族史。查体:发育良好,消瘦,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腹、脊柱四肢检查未见异常。肛门直肠检查:膝胸位,肛门12点处可见袋状小皮垂,分开肛门可见皮垂上方(内侧)有一0.5cm纵行裂口,基底灰白,裂口上方肛乳头肥大,表面可见新鲜血迹。直肠指检:肛门括约肌紧张,直肠黏膜光滑,未触及异常。实验室检查:血WBC 5.5×10/L,N 0.68,Hb120g/L,Plt 150×10/L。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患者女,29岁,长期便秘,排便时肛门撕裂样疼痛,后可逐渐缓解,同时伴有出血,查体可见肛管纵行裂口,肛门括约肌痉挛,应首先考虑A.痔B.肛裂C.肛漏D.脱肛E.肛隐窝炎

病史摘要:女性,35岁,便秘、肛门疼痛伴出血2个月。患者2个月前开始,每于大便干燥期间,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部剧痛,同时在手纸上有线状血迹。患者每2日大便1次,发病后,不敢排便,近1周来便秘、疼痛症状加重。查体:发育、营养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血红蛋白150g/L。肛门直肠检查:截石位12点处可见纵形小裂口,长约0.8cm,轻扩后呈椭圆形的小溃疡,基底肉芽淡红色;其上方(外侧)可见袋状皮垂,内侧为肥大的肛乳头。因患者疼痛未作直肠指诊。

共用题干患者男性,43岁,肛周肿痛4天,肛门左侧皮肤发红并伴疼痛,以坐时及排便时明显,2天前加剧并局部肿胀,无畏寒、发热。体检:胸膝位肛门11点处见局部肿胀,约2cm*2cm,有脓头,周围皮肤发红,波动感(+)。对该患者的处理方法首选A:抗生素控制感染B:局部理疗C:口服缓泻剂减轻排便时的疼痛D:高锰酸钾溶液坐浴E:手术切开引流

患者男性,43岁,肛周肿痛4天,肛门左侧皮肤发红并伴疼痛,以坐时及排便时明显,2天前加剧并局部肿胀,无畏寒、发热。体检:胸膝位肛门11点处见局部肿胀,约2Cm×2Cm,有脓头,周围皮肤发红,波动感(+)。考虑患者的病变部位是A、坐骨肛管间隙B、骨盆直肠间隙C、直肠后间隙D、直肠黏膜下E、肛门周围脓肿

共用题干患者男性,43岁,肛周肿痛4天,肛门左侧皮肤发红并伴疼痛,以坐时及排便时明显,2天前加剧并局部肿胀,无畏寒、发热。体检:胸膝位肛门11点处见局部肿胀,约2cm*2cm,有脓头,周围皮肤发红,波动感(+)。该患者目前的主要护理诊断为A:体温过高B:疼痛C:皮肤完整性受损D:便秘E:个人应对无效

共用题干患者男性,43岁,肛周肿痛4天,肛门左侧皮肤发红并伴疼痛,以坐时及排便时明显,2天前加剧并局部肿胀,无畏寒、发热。体检:胸膝位肛门11点处见局部肿胀,约2cm*2cm,有脓头,周围皮肤发红,波动感(+)。考虑患者的病变部位是A:肛门周围B:坐骨肛管间隙C:骨盆直肠间隙D:直肠后间隙E:直肠黏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