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鲁迅《忆韦素园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数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一)阅读鲁迅《忆韦素园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数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相关考题:

阅读《苦恼》中的一段文字,回答 30~32 小题。第 30 题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

阅读冰心《往事》(——之十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 33~35 小题。第 33 题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赞美了大海怎样的品格?

阅读钱钟书《论快乐》中的一段,然后回答 33~35 小题。第 33 题 从上面一段文字看来,作者所论证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一)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日:‘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日:‘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实行王道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三)阅读《战国策·魏策四》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大路),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日:“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日:“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日:“吾用(资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日:“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乘车人自认为凭什么条件“欲之楚”而“北面持其驾”?

(三)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孔子日:“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日:“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本段文字出自哪篇课文?作者是谁?

在儿童身上寄寓了自己的憧憬的散文作品是()A《忆韦素园君》B《蛇与塔》C《钓台的春昼》D《给我的孩子们》

5、鲁迅最后的一篇杂文是()A.《忆韦素园君》B.《我的第一个师父》C.《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D.《阿金》

鲁迅最后的一篇杂文是()A.《忆韦素园君》B.《我的第一个师父》C.《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D.《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