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发行消费券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14分)

(1)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发行消费券对居民、企业和宏观经济的积极影响,并分析发行消费券的局限性。(14分)


相关考题:

关于短期融资券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按发行方式,可分为经纪人代销的融资券和直接销售的融资券B.按发行人的不同,可分为金融企业的融资券和非金融企业的融资券C.按融资券的发行和流通范围,可分为国内融资券和国际融资券D.按发行方式,可分为国内融资券和国际融资券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2009年,国家继续加大对“三农”、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节能减排、自主创新、中小企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09年我国的财政可能“非常困难”,但民生仍然是财政投入的关键点。中央财政在2009年分别按月人均15元和10元的标准,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低保补助资金。材料二2009年1月,某市政府拿出1亿元财政资金,向特困户、退休市民、残疾人和在校中小学生等8类人员共67万人发放消费券,成人每人200元,学生每人100元。消费券可在400多家商家使用,不但能抵用同等面额的现金,还可以享受程度不同的让利折扣。此外,各地还出现了其他形式的消费券。“混用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地方财政和企业让利,但不能单独使用,必须与一定的现金混用。如游客每花40元现金,可以使用10元旅游消费券。“让利型”消费券的资金来源是企业让利,也与现金按一定比例消费。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对我国经济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也有人认为发行消费券治标不治本,有局限性。(1)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府的责任和具体职能。(12分)

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主体为包括证券公司等在内的企业,它们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筹措资金,短期融资券收益率比央行票据和短期国债低。 ( )

【材料】我国当前最紧要的任务还是拉动消费。不少城市都发放消费券,有的甚至发放购房券,目的都是为了拉动消费、扩大内需。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消费券都是特殊时期的一种特殊措施,是在特殊时期针对特殊人群的补贴,实质是一种代金券。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发放消费券是拉动内需短期内比较有效的一个办法。比如发放旅游券,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从而直接带动住宿、餐饮、交通等几个相关产业。同样,购物券、教育券等形式的消费券也有一定的拉动消费的作用。消费券这个新生物铺天盖地而来,旅游消费券、购物消费券、购房消费券等不一而足。生活似乎进入了消费券的时代。全国各地都想在消费券上做出文章,希望借消费改善目前的状况。请就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用大约500字的篇幅以“扩大内需不能只靠发消费券实现”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有说服力。(40分)

面试热点:如何利用好消费券走好城市“烟火气”回归之路【热点背景】近日,杭州、南京等城市,河北、四川等省份向当地居民发放各种消费券。杭州发放额度达16亿元。南京第一批8万笔餐饮消费券、8万笔体育消费券、8万笔信息消费券、6万笔图书消费券投入市场后,消费市场回暖明显。“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社会生产生活秩序正在恢复,令人振奋。但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小商家的冲击,不容忽视。地方政府向当地居民发放消费券,体现多层用意。不同的地方要结合自身实际,做出科学决策,不能盲目攀比。政策鼓励的目的是,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合理安排资源配置,坚定广大群众信心,提振生产与消费,让经济与社会回到前行正轨。【模拟试题】近期,为了提升居民消费和促进经济回升,一些省份和各城市相继推出各类消费券。例如,南京市发放第一批8万笔餐饮消费券、8万笔体育消费券、8万笔信息消费券、6万笔图书消费券投入市场后,消费市场回暖明显。对此你怎么看?

发行融资券应当符合的条件中,错误的有( )A.融资券发行的利率、发行价格和所涉费率由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决定B.融资券的发行须在中央结算公司采用实名记账方式登记C.融资券的发行应有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承销D.发行人为非金融企业,发行企业应经过要求的信用评级,并向银行间债券市场公示

按发行方式分类,短期融资券分为金融企业的融资券和非金融企业的融资券。( )

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主体为包括证券公司等在内的企业,它们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筹措资金,短期融资券收益率比央行票据和短期国债低。( )

问答题。 因为疫情,经济下滑,目前各地都在推行消费券,北京市2020年6月6日上午开始向在京消费者发放专项消费券、智能产品消费券等共计122亿元消费券。试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说明消费券与等额现金(假设都限制时间内必须消费),哪一种消费补贴给消费者带来更大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