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月维生素D缺乏的小儿,其骨骼改变的主要体征是A.压顶骨后部,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B.软沟及肋串珠样改变C.头形呈方颅D.骨质疏松E.“X”或“O”形状腿

3~6个月维生素D缺乏的小儿,其骨骼改变的主要体征是

A.压顶骨后部,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

B.软沟及肋串珠样改变

C.头形呈方颅

D.骨质疏松

E.“X”或“O”形状腿


相关考题:

关于维生素 D缺乏性佝偻病的骨骼改变,正确的是() A、颅骨软化多见于 3个月~6个月婴儿B、腕踝畸形多见于 6个月以上小儿C、肋膈沟多见于 6个月~8个月小儿D、方颅多见于 8个月~9个月小儿E、1岁半后前囟仍末闭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时6个月内典型骨骼改变为( )A、脊柱异常弯曲B、郝氏沟C、鸡胸D、方颅E、颅骨有乒乓球感

3~6 个月的婴儿患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最常见的骨骼改变是:A.颅骨软化B.方颅C.肋膈沟D.“O”形腿E.肋骨串珠

3~6个月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激期骨骼改变最常见的表现为A、颅骨软化B、方颅C、前囟增大D、腕踝部膨大E、串珠肋和肋膈沟

1岁左右维生素D缺乏的小儿,具有的特征性骨骼改变是A.压顶骨后部,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B.软沟及肋串珠样改变C.头形呈方颅D.骨质疏松E.“X”或“O”形状腿

7~8个月维生素D缺乏的小儿,其骨骼改变的主要体征是A.压顶骨后部,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B.软沟及肋串珠样改变C.头形呈方颅D.骨质疏松E.“X”或“O”形状腿

会走路的小儿维生素D缺乏,具有的特征性骨骼改变是A.压顶骨后部,有压乒乓球样的感觉B.软沟及肋串珠样改变C.头形呈方颅D.骨质疏松E.“X”或“O”形状腿

3~6个月的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常见的骨骼改变是A.颅骨软化B.方颅C.肋膈沟D.“0”形腿E.肋骨串珠

某婴儿,母亲为其洗头时触及头部骨骼有乒乓球样的感觉。到医院经医生检查,此为颅骨软化,是佝偻病临床表现之一,应予补充维生素D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颅骨软化多发生在( ) A.3个月以内B.3~6个月C.6~9个月D.9~10个月E.10~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