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果蝇的棒眼遗传现象,发现了位置效应的是:()。 A.T.H.MorganB.C.B.BridgesC.A.H.SturtevantD.L.V.Morgan

从果蝇的棒眼遗传现象,发现了位置效应的是:()。

A.T.H.Morgan

B.C.B.Bridges

C.A.H.Sturtevant

D.L.V.Morgan


相关考题:

果蝇的红眼与果蝇的棒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兔的白毛与猪的黑毛B狗的长毛与卷毛C鸡的光腿与毛腿D果蝇的红眼与果蝇的棒眼

一个年轻的岛屿上棒眼黑腹果蝇在种群中出现的频率显著高于陆地上种群中棒跟黑腹果蝇的频率,请分析这种现象最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奠基者效应B.瓶颈效应C.小概率事件D.基因突变

果蝇性连锁突变测定时,最常用的方法是CLB法,C、l、B分别表示_______。A.交换抑制基因B.正常眼基因C.隐性致死基因D.棒眼基因

有一果蝇品系,其一种突变体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XClB表示)。B基因表现显性棒眼性状;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XClB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间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果蝇的长翅(Vg)对残翅(vg)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F1长翅与残翅个体的比例为2∶1B.图中F1棒眼与正常眼的比例为1∶1C.如果用F1正常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1正常眼残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正常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4D.用F1棒眼长翅的雌果蝇与F1正常眼长翅的雄果蝇杂交,预期产生棒眼残翅果蝇的概率是1/27

果蝇X染色体上16A区段重复的形成与棒眼变异有关。

15、果蝇棒眼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位置效应引起的。

12、Ey蛋白是果蝇眼发育的关键调节因子,将编码Ey蛋白的基因转到果蝇早期幼虫中本来应该发育成腿的细胞中并使其表达Ey蛋白,结果发现在成虫的腿的中部形成了一只结构完整的眼,这一现象证明了()A.细胞分化的“位置效应”B.关键调节蛋白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触发作用”C.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可影响细胞分化方向D.细胞的不均等分裂影响了细胞的分化命运

4、杏色眼和白眼果蝇杂交的子代中除了杏色眼、白眼、浅杏色眼,还有少量野生型红眼果蝇,这一现象表明?A.基因不是重组单位B.基因不是突变单位C.基因不是功能单位D.基因不是遗传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