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5岁,有肝炎史3年,近2周右上腹胀痛伴高热,体格检查发现右上腹叩痛,肝肋下2指,质中,脾肋下未及,B超发现肝右叶5cm×8cm不均实性占位。下列检查结果有助于除外肝癌的是A.白细胞明显升高B.AFP阴性C.CEA阴性D.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E.ALT轻度升高

患者,男性,55岁,有肝炎史3年,近2周右上腹胀痛伴高热,体格检查发现右上腹叩痛,肝肋下2指,质中,脾肋下未及,B超发现肝右叶5cm×8cm不均实性占位。

下列检查结果有助于除外肝癌的是

A.白细胞明显升高

B.AFP阴性

C.CEA阴性

D.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

E.ALT轻度升高


相关考题:

男性,60岁。有慢性乙肝史10年,近1个月来右上腹疼痛,痛向右侧背部放射,食欲缺乏,体重下降就诊。体检:肝肋下3cm,质硬有压痛,脾肋下2cm。AFP 400ng/ mlA.肝硬化B.原发性肝癌C.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D.乙型肝炎E.肝胆管结石

患者,男性,72岁。有胆囊结石史6年余。右上腹痛伴发热3天。查体时最可能存在的体征是A、右肺底呼吸音减弱B、肝区叩痛C、右上腹反跳痛D、肝浊音界消失E、Murphy征(+)查体发现右上腹压痛、肌紧张,可触及一包块,有压痛,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急性胆囊炎B、胆囊癌C、胰头癌D、结肠套叠E、肝癌

(69~70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72岁。有胆囊结石史6年余。右上腹痛伴发热3天。 查体时最可能存在的体征是A.右肺底呼吸音减弱B.肝区叩痛C.右上腹反跳痛D.肝浊音界消失E.Murphy征(+)

男性,48岁。右上腹疼痛半年,加重伴上腹部包块1个月。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钝痛,为持续性,有时向右肩背部放射。近1个月来,右上腹痛加重,自觉右上腹饱满,有包块,伴腹胀、食欲缺乏、恶心,无呕吐、腹泻,偶有发热(体温最高38.1℃)。患者发病来,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5kg。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15年,否认疫区接触史,无烟酒嗜好,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中无遗传性疾病及类似疾病史。查体:T 36.7℃、P 78次/分,R 18次/分,BP 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清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巩膜轻度黄染,双锁骨上窝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一)。腹平软,右上腹饱满,无腹壁静脉曲张,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肝脏肿大肋下5cm,边缘钝,质韧,有触痛,脾未及,腹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上界叩诊在第五肋间,肝区叩痛,肠鸣音8次/分。肛门指诊未及异常。根据主述、现病史及查体情况,入院后的初步诊断应考虑A.肝硬化B.肝脏恶性肿瘤C.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D.肝血管瘤E.肝脓肿

男性,42岁,有慢性肝炎史,近两个月右上腹持续闷痛,低热,消瘦明显。体格检查:贫血貌,肝于右肋弓下触及边缘,质硬,轻度压痛。Hb:80g/L,AFP(+)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B、肝脓肿合并胆道出血C、阿米巴性肝脓肿D、慢性肝炎、肝硬化E、晚期肝癌

十、男性,50岁。间歇性发热1月余,伴右上腹持续性钝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盗汗、消瘦。体检:贫血貌,肝肋下3cm,质硬,局部隆起,叩痛(+)。B超:肝右叶4cm×5cm液性占位。在询问病史时哪项与本病诊断有关()A.慢性腹泻史B.乙型肝炎史C.牧区居住史D.胆道感染史E.肝癌家族史

男性,35岁。突发畏寒、发热及右上腹痛。查体:体温39.5°C,无黄疸,右上腹压痛, 肝肋下4cm,肝区叩痛(+ )。化验:白细胞16X109L,胸腹透视右膈抬高,活动受 限。B超肝右后叶有直径8cm的液性暗区。既往有胆道感染史。

男性,56岁,过去有嗜酒及慢性肝炎史,近2个月食欲不振、低热、消瘦、乏力、右上腹胀痛并扪及肿块。体格检查:肝肋下3cm,质硬,无腹水。B超检查发现病人肝右叶中央单个10cmx12cm占位,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肝癌B.胆道感染C.细菌性肝脓肿D.阿米巴性肝脓肿

A.肝硬化B.原发性肝癌C.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D.肝结核E.肝淋巴瘤男性,56岁。有慢性乙肝史10年,近1个月来右上腹疼痛,痛向右侧背部放射,食欲缺乏,体重下降就诊。体检:肝肋下3cm,质硬有压痛,脾肋下2cm。AFP400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