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中各测量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P-Q(P-R)段的中位点定义为E点B、S波的终点定义为J点C、J点后的60~80ms定义为ST段的终点D、E点、J点和ST段终点的位置不能被操作人员修正E、当心率变得很快时,ST段终点的位置可被分析软件自动修正

关于动态心电图分析软件中各测量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P-Q(P-R)段的中位点定义为E点

B、S波的终点定义为J点

C、J点后的60~80ms定义为ST段的终点

D、E点、J点和ST段终点的位置不能被操作人员修正

E、当心率变得很快时,ST段终点的位置可被分析软件自动修正


相关考题:

自动生化分析仪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而应采用不同的读数方式。自动生化分析仪中连续监测法的读数方式为A、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读取吸光度值B、反应尚未开始和反应终点时各读取吸光度值C、终点附近读取两点取均值D、在终点附近读取两点,计算两点吸光度的差值E、每经过比色窗口即读取一个吸光度值自动生化分析仪两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A、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读取吸光度值B、反应尚未开始和反应终点时各读取吸光度值C、终点附近读取两点取均值D、在终点附近读取两点,计算两点吸光度的差值E、每经过比色窗口即读取一个吸光度值自动生化分析仪一点终点法的读数方式为A、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连续读取吸光度值B、反应尚未开始和反应终点时各读取吸光度值C、终点附近读取两点取均值D、在终点附近读取两点,计算两点吸光度的差值E、每经过比色窗口即读取一个吸光度值

下列关于正常成人心电图各波段的描述,错误的是A、P-R间期为0.12~0.20sB、P波时限 下列关于正常成人心电图各波段的描述,错误的是A、P-R间期为0.12~0.20sB、P波时限C、Q-T间期为0.36~0.44sD、QRS波群时限为0.06~0.10sE、肢体导联S-T段上抬

以下为动态心电图ST段下移异常事件的检测方法,其中不正确的表述是A、ST段的斜率是指J点的高度减去ST段终点的高度B、ST段的斜率<0时表示ST段为下斜型下移C、ST段的斜率>0时表示ST段为上斜型下移D、ST段的斜率=0时表示ST段为水平型下移E、ST段的斜率≤0对心肌缺血的诊断有意义

判断动态心电图ST段是否偏移的参考点通常设置在A、P-Q(P-R)段中点B、QRS波群起点C、QRS波群终点D、J点后60~80msE、T-P段中点

ST段是指A、S波起点至T波起点B、S波起点至T波终点C、QRS波群起点至T波起点D、S波终点至T波终点E、J点至T波起点

测量PR段抬高或压低的叁考水平为A、ST段B、TP段(T波终末至P波的开始)C、J点D、J点后40ms处E、J点后60ms处

目前推荐测量ST段抬高或压低的参考水平为A、TP段B、J点C、QRS起始部水平线D、U波终点E、Q波起点

关于分子对接过程中,活性位点的定义,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受体结构中带有小分子配体,可参考小分子配体定义B、可根据实验中识别的关键残基定义C、可用软件识别活性位点D、如果受体结构中不带小分子配体,我们无法定义活性位点

关于心电图各波段测量方法,错误的一项是A.时间的测量自波的开始部内侧量至波的终止部内侧B.ST段抬高时从等电位线下缘垂直量至ST段的上缘C.ST段应在"J"点后0.06~0.08s处测量D.向上波高度自基线的上缘测至波峰顶端的水平线E.向下波深度自基线的下缘测至向下波最低点的水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