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市开展一项公共政策的民意调查,随机抽取一千名市民回答有关问题。一个月后,再次随机抽取了一千名市民回答相同的问题,但问题的顺序设置与上次不同。结果发现,两次市民样本对许多问题得出了不同的回答。这证明同一组问题,因为其问题顺序的改变,有时就会得到不一样的回答。上述论证依赖于下面哪一个假设?( )A.有些市民两次都被随机抽中而参加了两次调查B.调查的问题内容并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影响回答C.第二次调查把第一次匿名调查方式改为实名调查D.第二次调查并没有把所有问题的顺序全部打乱

E市开展一项公共政策的民意调查,随机抽取一千名市民回答有关问题。一个月后,再次随机抽取了一千名市民回答相同的问题,但问题的顺序设置与上次不同。结果发现,两次市民样本对许多问题得出了不同的回答。这证明同一组问题,因为其问题顺序的改变,有时就会得到不一样的回答。上述论证依赖于下面哪一个假设?( )

A.有些市民两次都被随机抽中而参加了两次调查

B.调查的问题内容并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影响回答

C.第二次调查把第一次匿名调查方式改为实名调查

D.第二次调查并没有把所有问题的顺序全部打乱


相关考题:

某班50个学生中有20个男生,若随机抽取一个同学,抽到女生的概率是0.4。()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随机抽取了5人,测量他们在接受某一项治疗前后的呼吸量,可选用何种统计方法分析治疗有无效果 A、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B、成组t检验C、u检验D、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E、成组秩和检验

某知名电视节目组在香山公园随机抽取了 30名晨练者依照调查公司精心设计的调査问 卷进行现场提问,并对回答进行了记录。9个月后,在该公园随机抽取了另外30名晨练者 对同样的问题作了现场提问,所不同的是此次问题顺序有所改变。结果很多问题的回答 和上次的回答很不相同,这说明调査表中所列的一个问题有时候可以得到不同的回答取 决于该问题的上一个问题是什么。上述推理基于下面哪一项假设?( ) A.对调查表中问题的重新排序没有把所有问题的顺序都做变换B.对调查表中的问题做了问答的晨练者在9个月后通常记不起当时他们在调査中对每 个问题作了怎样的回答C.实施第二次调查的动机除了想看看调查表中问题的排序变化是否对回答问题产生影 响外没有别的用意D.该调查表中的问题不包含那些晨练者在一年的不同时间里将给出不同回答的问题

E市开展一项公共政策的民意调查,随机抽取一千市民回答有关问题。一个月后,再次随机抽取了一千名市民回答相同问题,但问题的顺序设置与上次不同。结果发现,两次市民样本对许多问题得出了不同的问答。这证明同一组问题,因为其问题顺序的改变,有时就会得出不一样的回答。上述论证依赖于下面哪一个假设?()A. 有些市民两次都被随机抽中而参加了两次调查B. 调查的问题内容并不会因为时间推移而影响回答C. 第二次调查把第一次匿名调查方式改为实名调查D. 第二次调查并没有把所有问题的顺序全部打乱

在对某地区居民的一项民意调查中,先将所有居民分成若干个居民小区,然后从中随机抽取若干个小区,对选中的小区进行全面调查,这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随机抽样C.整群抽样D.多阶段抽样

市政府为了解居民对其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想从市民中随机抽取若干名居民,调查其居民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市政府研究人员首先要确定从居民中随机抽取的样本量,在总体比例π未知时,π可取( )。A.0.7B.0.3C.0.5D.1.0

华东师范大学的男女比例是1:3;从华东师范大学的男生中随机抽取了100人,女生中随机抽取了300人;作为研究样本,这种抽样的方法是()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随机抽样C比例分层抽样D方便抽样

要想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开展随机点名回答问题的活动。

1、李老师想从全校100个班级的3000名大一学生中抽取100人收集大学生体能方面的数据,你觉得下面哪个方案抽样最省时间?A.采用随机数表随机抽取100名学生,困难在于需要对3000名学生连续编号###SXB###B.李老师把所有学生按姓名拼音排序,然后每30个人中抽取1人。他把1-30个数字放在一个帽子中,经过混合后,随机抽取了一个数字,是3,于是他选择3,33,63,93,....###SXB###C.先从100个班级中抽取25个班级,每班再抽取4人###SXB###D.把3000名学生分成两半,男生中随机抽50人,女生中随机抽5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