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用跟骨牵引进针时,内侧应比外侧低,这是为了使( )A、足跟内旋B、足跟外旋C、足跟内翻D、足跟外翻E、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

胫腓骨骨折用跟骨牵引进针时,内侧应比外侧低,这是为了使( )

A、足跟内旋

B、足跟外旋

C、足跟内翻

D、足跟外翻

E、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


相关考题:

胫腓骨干骨折用跟骨牵引进针时,跟骨外侧应比内侧高1cm,这是为了使( )A、足跟内旋B、足跟外旋C、足跟轻度内翻D、足跟外翻E、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

胫神经损伤,感觉丧失的部位有A、小腿后外侧、足底、足跟部及诸趾末节背侧B、小腿后内侧、足底、足跟部及诸趾末节背侧C、小腿后外侧、足背、足跟部及诸趾末节背侧D、小腿前外侧、足底、足跟部及诸趾末节背侧E、小腿前外侧、足背、足跟部及诸趾末节背侧

叩击足跟法常用于检查下列部位骨折的是()。 A、跟骨骨折B、髌骨骨折C、股骨骨折D、肋骨骨折E、胫腓骨骨折

患者男性,38岁,工人,因“摔伤左足跟部,肿痛、畸形、活动受限1天”来诊。患者1天前干活时从约3米高处摔下,致伤左足跟部,当时意识清,无昏迷、呕吐史,左足跟部肿痛,活动受限,未做治疗,疼痛不减。 由跟骨外侧沟底向前结节最高点连线与后关节面线之夹角是A、 跟骨结节关节角B、 Bolher角C、 跟骨交叉角D、 跟骨关节角E、 提携角可能的诊断是A、 内踝骨折B、 外踝骨折C、 距骨骨折D、 三踝骨折E、 跟骨骨折确诊应行的检查是A、 B超B、 MRIC、 CTD、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E、 诊断明确,无需检查

胫腓骨骨折有移位时,可有( ) A、肢体缩短B、足内旋畸形C、足外旋畸形D、成角畸形E、骨擦音

患者男性,28岁,因“被汽车撞伤左小腿上段2小时”来诊。患者被撞后,当即疼痛、出血,不能活动,无昏迷、呕吐,急诊入院。查体:意识清,左小腿上段内前方有一约6 cm纵形裂口,可见胫骨外露,出血,局部畸形,有异常活动和骨擦音,纵向叩击痛明显。患肢远端血液循环及感觉正常。诊断:左胫(腓)骨干开放性骨折。 胫(腓)骨骨折,骨折线在同一水平的致伤外力最有可能是A、 肌肉强力收缩B、 传达暴力C、 扭转暴力D、 直接暴力E、 持续劳损胫(腓)骨干骨折用跟骨牵引进针时,跟骨外侧应比内侧高1 cm, 原因是A、 使足跟内旋B、 使足跟外旋C、 使足跟轻度内翻D、 使足跟外翻E、 避免损伤重要血管、神经胫(腓)骨干上1/3骨折采用持续牵引夹板固定时,膝关节应置于屈曲位A、 20°~40°B、 40°~80°C、 80°~100°D、 100°~120°E、 120°~140°胫骨上段骨折应注意A、 筋膜间隔综合征B、 腓总神经损伤C、 迟愈合或骨不连D、 腘动脉损伤E、 创伤性关节炎腓骨上段骨折应注意A、 筋膜间隔综合征B、 腓总神经损伤C、 腘动脉损伤D、 迟愈合或骨不连E、 创伤性关节炎胫(腓)骨上1/3骨折夹板固定的范围是A、 超膝关节B、 超踝关节C、 上超膝关节,下超踝关节D、 不必超膝、踝关节E、 超膝关节上15 cm胫(腓)骨骨折解除骨牵引、夹板固定时,为了防止向前成角,可采用A、 两枕法B、 三枕法C、 盘腿法D、 屈髋屈膝法E、 抬臀法

踝部骨折复位后固定下列哪种述叙不正确?( )A、内翻骨折应外翻位固定B、外翻骨折应内翻位固定C、后踝骨折应固定踝关节稍背伸位D、垂直压缩型骨折,胫骨前后唇关节面骨折可行跟骨牵引固定E、外旋型骨折应外旋位固定

A.患肢内收、缩短、外旋畸形B.枪刺刀畸形C.屈曲、外旋、外展移位D.双下肢皮肤悬吊牵引E.骨筋膜室综合征F.复位、固定、功能锻炼胫腓骨干骨折易并发

18、踝关节与足的结构易造成其勾、绷动作时,足的内侧与外侧发力不相等。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人体躺床,做勾、绷脚,足部绷时足尖易呈内旋状。B.足跟部外侧有力,足尖部外侧有力。C.足跟部内侧有力,足尖部内侧有力。D.足跟部外侧有力,足尖部内侧没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