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碘酒的溶剂是()。

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碘酒的溶剂是()。


相关考题:

溶液后标示的“(1→10)”等符号,是指A.固体溶质1.0 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 ml的溶液B.固体溶质1.0 g或液体溶质1.0 ml加入溶剂10ml中C.固体溶质1.0 g或液体溶质1.0 ml加入9 ml溶剂D.将1 ml溶液稀释至10mlE.将1 ml溶液加水使成10 ml溶液

蒸发是利用溶液中溶质的________,用加热的方法使部分溶剂汽化并除去 ___________溶液的浓度或析出溶质。

一、考题回顾题目:《溶质的质量分数》?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生活导入【教师展示】教师课堂上展示三杯颜色深浅不一的红糖水。【教师提问】猜想三杯红糖水的甜度大小?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并请学生上台品尝验证。【学生回答】根据红糖水的颜色判断,颜色深的甜度大,颜色浅的甜度低。【教师提问】为什么可以通过颜色的深浅判断溶液的浓稀?【学生回答】颜色越深,说明溶解的红糖越多,所以红糖水越甜。【教师提问】根据溶液深浅可以粗略判断溶液的稀浓,实际生产生活中往往需要准确知道一个溶液里溶质的含量。比如,施用农药时需要准确知道一定量的药液里所含农药的量。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药液过浓,会毒害农作物;药液过稀,则不能有效地杀虫灭菌,因此需要准确知道溶液的组成。【教师引导】如何定量地表示溶液的稀浓?环节二:探究新知【教师演示】在室温下,对三个小烧杯进行编号,各加入20ml水,然后分别加入0.1g、0.5g、2g无水硫酸铜,振荡,使硫酸铜全部溶解,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并填入表格中。【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判断三种硫酸铜溶液的稀浓,并解释原因。【学生回答】1号烧杯溶解的硫酸铜最少,颜色最浅,溶液最稀;3号烧杯溶解的硫酸铜最多,颜色最深,溶液最浓。【教师提问】在本实验中,溶质、溶剂和溶液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将表格相应部分补充完整。【学生回答】溶质是硫酸铜,溶剂是水,硫酸铜溶质分散到溶剂水中形成均一、稳定的硫酸铜溶液。【教师提问】三种硫酸铜溶液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学生回答】由实验可以看出,三种硫酸铜溶液含有不同质量的硫酸铜,所形成的溶液颜色也不同。可以得出,在一定质量的溶剂中,溶质质量不同,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组成的硫酸铜溶液。【教师引导】利用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关系可以准确定量地表示溶液的组成,即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后标示的“(1→10)”等符号,是指A.固体溶质1.0 g或液体溶质1.0 ml加溶剂使成10 ml的溶液B.固体溶质1.0 g或液体溶质1.0ml加入溶剂10 ml中C.固体溶质1.0 g或液体溶质1.0 ml加入9 ml溶剂D.将1 ml溶液稀释至10 mlE.将1 ml溶液加水使成10 ml溶液

药典溶液后标记的“1→10”符号系指()A固体溶质1.0g加溶剂10ml的溶液B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10ml的溶液C固体溶质1.0g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D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E固体溶质1.0g加水(未指明何种溶剂时)10ml的溶液

10、中国药典中,溶液后记示的“1→10”符号是指()A.固体溶质1.0g,加溶剂10ml 制成的溶液B.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10ml制成的溶液C.固体溶质1.0g,加溶剂使成10ml制成的溶液D.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制成的溶液

中国药典中关于,溶液后标记的“1→10”符号是指()A.固体溶质1.0g,加溶剂10mL制成的溶液B.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10mL制成的溶液C.固体溶质1.0g,加溶剂成10mL的溶液D.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制成10mL的溶液E.固体溶质1.0g,加水(未指明何种溶剂时)10mL制成的溶液

拉乌尔定律适用于()A.非理想溶液中的溶剂B.稀溶液中的溶质C.稀溶液中的溶剂D.稀溶液中的溶剂及溶质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共同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