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罪名的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 ( )A.在秦代,3 人以上共同盗窃称为“共盗”B.盗窃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伪造或盗窃皇帝印玺、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的行为属于十恶中的“大不敬”C.居代六赃中的“窃盗”指官吏以隐蔽的方式获取公私财物D.十恶中的“不孝”指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的行为

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罪名的说法中,哪些是错误的 ( )

A.在秦代,3 人以上共同盗窃称为“共盗”

B.盗窃皇帝祭祀物品或皇帝御用物、伪造或盗窃皇帝印玺、图谋破坏国家宗庙的行为属于十恶中的“大不敬”

C.居代六赃中的“窃盗”指官吏以隐蔽的方式获取公私财物

D.十恶中的“不孝”指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等尊亲属的行为


相关考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是共同犯罪B.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受到的处罚也就不同C.在盗窃案中,负责为伙伴望风,没有实际偷东西,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D.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按照他所指挥或者参与的全部犯罪行为处罚

某甲与某乙共同盗了一件珍贵的文物,为了卖的时候容易脱手,就把这件文物拆开,则某甲与某乙的行为()。A.构成了两个罪,罪名分别是盗窃罪与破坏珍贵文物罪,两罪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关系B.构成了两个罪,罪名分别是盗窃罪与破坏珍贵文物罪,两罪间是属于想象竟合犯C.构成了两个罪,罪名分别是盗窃罪与破坏珍贵文物罪,两罪间是属于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D.只能定一个罪,罪名是盗窃罪,破坏珍贵文物罪为盗窃罪所吸收

甲教唆某仓库保管员乙为其提供一些仓库货物信息,后潜入仓库,盗得大批财物,销赃后分了一部分赃款给乙。甲、乙的行为性质是A.甲的行为构成盗窃罪,乙的行为构成贪污罪B.两人的行为构成盗窃共同犯罪C.甲是盗窃罪主犯,乙是盗窃罪从犯D.两人的行为构成贪污共同犯罪

2008年2月起,赵某与钱某结伙盗窃,先后共同作案五次,共窃得财物价值25000元,销赃后得赃款9000元,二人平分。2008年10月赵某单独作案一次,窃得现金5000元。2009年3月案发后,赵某主动交代曾在1998年1月单独作案,窃得摩托车一辆,价值1800元。对于赵某和钱某应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盗窃数额,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赵某盗窃合计31800元,钱某合计盗窃25000元B.赵某盗窃合计30000元,钱某合计盗窃25000元C.赵某盗窃合计14000元,钱某合计盗窃9000元D.赵某盗窃合计11300元,钱某合计盗窃4500元

李某和邓某在一年内共盗割20公里长的公用通信电缆,变卖后得款16000余元。由于二人的盗割行为,导致某通信干线中断十余次。对李某、邓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盗窃罪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C.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法条竞合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想象竞合

李某和邓某在一年内共盗割20公里长的公用通信电缆,变卖后得款16000余元。由于二人的盗害4行为,导致某通信干线中断十余次。对李某、邓某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盗窃罪B.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C.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法条竞合D.盗窃罪与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想象竞合

甲在购买了一把包装精美的高档菜刀(菜刀密封在金丝楠木盒子里)后,在回家途中发现一小商店空无一人,还虚掩着门,便悄悄进去拿走了20条中华香烟。经查甲有盗窃癖,这是其3年内第3次盗窃。关于本案,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A.甲属于携带凶器盗窃B.甲属于入户盗窃C.甲属于多次盗窃D.甲属于扒窃

下列选项中成立盗窃罪的是A.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B.多次盗窃C.人户盗窃D.携带凶器盗窃

中国古代的强盗罪最接近现代刑法的何种罪名()A.侵占B.贪污C.抢劫D.盗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