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定时器T1设置串型通信波特率发生器时,应把定时器T1设定为模式2,即()。

使用定时器T1设置串型通信波特率发生器时,应把定时器T1设定为模式2,即()。


相关考题:

串行口方式1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率设定。()

()STR12-280机器人例程的S_T()函数中设置TMOD=0x02;的意义是什么。A、设置T0为工作方式2定时器模式B、设置T0为工作方式2计数器模式C、设置T1为工作方式2定时器模式D、设置T1为工作方式2计数器模式

定时器/计数器T0、T1以模式0工作时,是1个()位的定时器或计数器。A、8;B、12;C、13;D、16。

MCS-51单片机串行口工作于方式0时的波特率是()。A、固定的B、可变的C、由定时器T0的溢出率来决定D、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来决定

定时器T1的中断号为()。

8031利用串行口通信时,设波特率为2400bit/s,晶振频率为11.0592MHz,T1选方式2,SMOD=0,则T1的重新装入值为()。A、FFHB、FDHC、F4HD、10H

AT89S51单片机进行串行通信时,一定要占用一个定时器作为波特率发生器。

当定时器T0用于方式3时,应该如何控制定时器T1的启动和关闭?

当T0为16位定时器、T1为8位定时器时,其TMOD的值应是()A、12HB、21HC、52HD、61H

为什么定时器T1用作串行口波特率发生器时,常采用工作方式2?

为何T1用作串行口波特率发生器时常用模式2?若fosc=6MHz,试求出T1在模式2下可能产生的波特率的变化范围。

MCS-51的中断源有()、定时器T0、外部中断1、定时器T1串行口。

使用定时器/计数器1设置串行通讯的波特率时,应把定时器/计数器1设定为工作方式(),即()。

若要利用定时器T1产生串口通信的波特率,则T1工作在()方式下。A、方式0B、方式1C、方式2D、方式3

当定时器To工作在方式()时,要占定时器T1的()和()两个控制位。

串行口方式1的波特率是可变的,通过定时器/计数器T1的溢出设定。

MCS-51的中断源有外部中断0、定时器T0、外部中断1、定时器T1、()。

当定时器T0用作方式3时,由于TR1位已被T0占用,如何控制定时器T1的开启和关闭?

假设已经设置好定时器T1的计数初始值,则要启动定时器T1,需要设置()。

按下列要求设置定时器/计数器的模式控制字 (1)T0计数器、方式1,运行与INT0有关;T1定时器、方式2,运行与INT1无关; (2)T0定时器、方式0,运行与INT0有关,T1计数器、方式2运行于INT1有关; (3)T0计数器、方式2,运行与INT0无关;T1计数器、方式1,运行与INT1有关; (4)T0定时器、方式3,运行与INT0无关;T1定时器、方式2,运行与INT1无关;

80C51单片机应用系统中,时钟频率为12MHz,现利用定时器T1产生的波特率为1200,请计算初值和实际产生的波特率误差。

为了支持GR,IS-IS协议扩展了三个定时器T1/T2/T3,每一个接口有一个T1定时器,具备GR-Capable能力的路由器重启后,每隔T1间隔,向邻居发送RR bit=0,RA bit=1的Hello,表示该路由器刚刚经历了重启。

定时器1工作在计数方式时,其外加的计数脉冲信号应连接到()引脚。A、T0B、T1

定时器T1不能工作在方式3。

使用定时器T1时,有()工作方式。A、1B、2C、3D、4

MCS-51系列单片机定时器的内部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①() ②定时器T1 ③定时器方式寄存器TMOD ④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

MCS-51系列单片机定时器的内部结构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①定时器T0 ②定时器T1 ③() ④定时器控制寄存器T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