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水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

散水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


相关考题:

散水的构造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散水应设不小于3%的排水坡B、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C、散水与墙体之间应整体连接,防止开裂D、散水宽度比采用自由落水的屋顶檐口多出200mm左右。

易积水的圬工表面,均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及泄水管。 A.0.001B.0.002C.0.003D.0.004

明洞顶应设置完善的截排水系统。靠山侧边墙后,应设置纵向或竖向盲沟,将水引至边墙泄水孔排出。设置纵坡不小于2‰的纵向盲沟。()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高速铁路桥面应设有良好的防排水设施。根据轨道结构形式,桥面横向排水构造为()。 A.两面坡中间排水B.四面坡两侧排水C.六面坡三列排水D.集中排水

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称为( ) A.明沟B.踢脚C.散水D.墙身防潮层

高架桥桥面应设置横坡及不小于 0.3%的纵坡,当条件受到限制,高架桥桥面为平坡时,应沿主梁纵向设置( )。A.渗水管B.排水管C.导流管D.雨水管

在膨胀土地区,下列哪些工程措施是正确的()A.坡地挡墙填土采用灰土换填、分层夯实B.边坡按1︰2放坡,并在坡面、坡顶修筑防渗排水沟和截水沟C.在建筑物外侧采用宽度不小于1.2m和坡度3%~5%的散水D.在烟囱基础下采用适当的隔热措施

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并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度。

位于建筑物四周,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称为()。A、散水B、防潮层C、勒脚D、明沟

长路堑地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为了保证排水,均应设置不小于()的纵坡。A、0.1%B、0.2%C、0.3%D、0.4%

基坑内明排水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纵坡宜易1‰~2‰。

码头面应设置排水坡和泄水孔,排水坡坡度一般采用0.5%~1.0%。

在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mm地区,边坡平台上可不设截水沟,但应设置向坡脚方向不小于()的排水横坡,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m。A、2%B、2‰C、4%D、4‰

顶帽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而且支承垫石的顶面应()顶帽排水坡的上棱。

水落管距墙面不少于(),其排水口距散水坡应不大于200mm。

散水指的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 20~30m 间距设置伸缩缝。

散水指的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其宽度应稍大于屋檐的挑出尺寸,且不应小于600 mm。

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并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

填空题散水宽度一般为600~1000㎜,并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

单选题位于建筑物四周,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称为()。A散水B防潮层C勒脚D明沟

判断题散水指的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当散水采用混凝土时,宜按 20~30m 间距设置伸缩缝。A对B错

多选题在膨胀土地区,()工程措施是正确的。A坡地挡墙填土采用灰土换填、分层夯实B边坡按1:2放坡,并在坡面、坡顶修筑防渗排水沟和截水沟C在建筑物外侧采用宽度不小于1.2m和坡度3%~5%的散水D在烟囱基础下采用适当的隔热措施

单选题长路堑地段以及其它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为了保证排水,均应设置不小于()的纵坡。A0.1%B0.2%C0.3%D0.4%

填空题散水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

多选题关于散水正确的说法是()A散水必须作混凝土垫层B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C应设置纵向分隔缝D与墙体交接处应设分隔缝E必须设置明沟

单选题在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mm地区,边坡平台上可不设截水沟,但应设置向坡脚方向不小于()的排水横坡,平台宽度不宜小于1m。A2%B2‰C4%D4‰

填空题顶帽应设不小于()的排水坡,而且支承垫石的顶面应()顶帽排水坡的上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