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把头发绾起来,称之为“及笄”的年龄是()。A、14岁B、15岁C、16岁D、17岁

古代女子把头发绾起来,称之为“及笄”的年龄是()。

  • A、14岁
  • B、15岁
  • C、16岁
  • D、17岁

相关考题: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以下关于年龄称谓错误的是()A.垂髫”是指幼年儿童B.豆蔻”是指女子十三岁C.“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D.“加冠”是指男子十八岁

及笄之年:古代把十五岁的女子称为及笄,所以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十五岁。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表示可以出嫁了。

我国古代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特定称壻,其称谓有特定的出处,下列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 排列正确的是( )A.及笄——弱冠——艾——古稀B.总角——古稀——期颐——艾 C.不惑——总角——而立——皓首 D.艾——期颐——及笄——弱冠

下列选项中,年龄与称谓对应不正确的是(  )。A.女子13岁—豆蔻年华B.男子20岁—弱冠C.女子15岁—及笄之年D.男子50岁—不惑之年

人们把女子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之年A、弱冠B、及笄C、舞勺D、金钗

我国古代所称的“及笄(ji)之年”:指的是:()A、指女子十五岁B、指女子十八岁C、女子十四岁D、女子十六岁

人们把男子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之年A、弱冠B、及笄C、舞勺D、金钗

古代结婚时的“结发”是指什么仪式()。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起来

古代女子多少岁行“及笄之礼”?

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

我们常把结了婚的夫妇称为“结发夫妻”,“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D、把头发都剪掉

行过笄礼的女子,自此开始被视为成人,故史称女子成年为“及笄之年”

古代男子的成年礼(二十岁)叫“()”,就是将头发在头顶梳一个发髻,戴上帽子。古代女子的成年礼(十五岁)叫“笄礼”用笄将头发盘起来。

古代女子满()岁要将头发绾起来,称之为“及笄”,表示成年。A、14B、15C、16D、18

单选题以下关年龄称谓错误的是()A“垂髫“是指幼年儿童B“豆蔻”是指女子十三岁C“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D“加冠”是指男子十八岁

单选题我国古代所称的“及笄(ji)之年”:指的是:()A指女子十五岁B指女子十八岁C女子十四岁D女子十六岁

单选题人们把女子举行成人礼的年龄分别叫做()之年A弱冠B及笄C舞勺D金钗

问答题古代女子多少岁行“及笄之礼”?

单选题“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单选题中国古代年龄称谓中的“束发”和“及笄”分别是指( )。A男子十四五岁和女子十五岁B男子十五岁和女子十四五岁C男子十四五岁和女子十四岁D男子十四岁和女子十四五岁

判断题及笄是指女子十五岁。A对B错

单选题古代结婚时的“结发”是指什么仪式()。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起来

判断题及笄之年:古代把十五岁的女子称为及笄,所以及笄之年是指女子十五岁。在古代,女子十五岁成年,表示可以出嫁了。A对B错

填空题古代男子的成年礼(二十岁)叫“()”,就是将头发在头顶梳一个发髻,戴上帽子。古代女子的成年礼(十五岁)叫“笄礼”用笄将头发盘起来。

填空题“古代女子十五岁称及笄,男子十五岁称()。

判断题行过笄礼的女子,自此开始被视为成人,故史称女子成年为“及笄之年”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