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国债发行于()。A、2003年1月1日以前B、2004年1月1日以前C、2004年6月1日以前D、2005年1月1日以前

手工国债发行于()。

  • A、2003年1月1日以前
  • B、2004年1月1日以前
  • C、2004年6月1日以前
  • D、2005年1月1日以前

相关考题:

按照发行对象,目前我国国债有()和记账式国债。 A.普通国债B.发行式国债C.储蓄国债

在国债发行制度中,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 )。A.发行数额B.票面金额C.流动性D.发行方式

如果国债承销价格定价过低,投资者就会倾向于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已流通的国债,而不是直接购买新发行的国债,从而阻碍国债分销工作顺利进行. ( )

国债的发行收入和作为偿债资金来源的税收均取自于企业和个人,构成他们的负担,也即国债负担。国债负担有以下表现形式( )。A.国债发行后的税收负担B.不同代人之间的国债负担C.发行国债导致“挤出”性负担D.外债负担E.投资负担

改革开放后,我国于()年恢复发行国债。 A.1978B.1979C.1980D.1981

国债的发行条件包括()。 A.国债规模B.国债发行价格C.国债利率D.国债面值E.国债期限

国债的发行条件包括()A. 国债面值B. 国债期限C. 票面利率D. 国债发行价格E. 国债规模

如果国债承销价格定价过低,投资者就会倾向于在二级市场上购买已流通的国债,而不是直接购买新发行的国债,从而阻碍国债分销工作 顺利进行。 ( )

我国于( )年开始发行记账式国债。A.1992B.1994C.1995D.1996

改革开放后,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债调节经济,中央政府于( )年恢复发行国债。A.1980B.1981C.1982D.1983

改革开放后,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债调节经济,中央政府于( )年恢复发行国债。A:1980B:1981C:1982D:1983

改革开放后,我国于何时恢复发行国债?具体发行情况怎样?

国债发行市场由国债发行主体、国债投资者、国债中介机构组成。

如果国债的发行价格高于国债票面的名义价值,就叫做国债的()A、平价发行B、溢价发行C、折价发行D、浮动价

分析国债规模包括()。A、历年发行国债的累计余额B、当年新发行国债的总额C、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D、历年国债的还本付息总额E、历年国债发行额

2014年第七期和第八期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于8月10日-8月19日发行,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为400亿元。下列对国债认识错误的是()①国债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②国债利率一般高于同期存款利率③国债是需要还本付息的债权凭证④发行国债就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 )。A、国债的认购方式B、国债的发行方式C、国债的交易方式D、国债的偿还方式

国债发行制度中,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A、发行数额B、票面金额C、流动性D、发行方式

按照财政部规定,凭证式国债发行期内如遇央行调息,尚未发行的当期国债()。A、票面利率按照调息相同百分点作同向调整B、尚未发行的当期国债于利率调整日停售C、已发行的当期国债全部由承销机构收回D、继续正常发行

判断题国债发行市场由国债发行主体、国债投资者、国债中介机构组成。A对B错

单选题国债发行是国债运行的起点和基础环节,其核心是()A国债发行的时间B应债主体的选择C国债发行的方式D国债发行的规模

单选题在国债发行制度中,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A发行数额B票面金额C流动性D发行方式

单选题手工国债发行于()。A2003年1月1日以前B2004年1月1日以前C2004年6月1日以前D2005年1月1日以前

问答题改革开放后,我国于何时恢复发行国债?具体发行情况怎样?

单选题按照财政部规定,凭证式国债发行期内如遇央行调息,尚未发行的当期国债()。A票面利率按照调息相同百分点作同向调整B尚未发行的当期国债于利率调整日停售C已发行的当期国债全部由承销机构收回D继续正常发行

单选题国债发行制度中,决定国债发行条件的关键是国债的()。A发行数额B票面金额C流动性D发行方式

单选题()发行期间如遇央行调息,尚未发行的当期国债于利率调整日停售。A储蓄国债(凭证式)B储蓄国债(电子式)C记账式国债D以上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