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抽样的例数增加到接近总体例数时,t分布趋向于()A、χ2分布B、F分布C、二项分布D、标准正态分布

当抽样的例数增加到接近总体例数时,t分布趋向于()

  • A、χ2分布 
  • B、F分布 
  • C、二项分布 
  • D、标准正态分布

相关考题:

当某现象的发生率π甚小,而样本例数n很大时A、可用泊松分布代替二项分布计算概率B、可用正态分布代替二项分布C、可用t分布代替二项分布D、只能用二项分布E、以上均不对

多组资料的秩和检验,哪种情况下H值近似x2分布( )。A.组数I3,同时例数t5B.组数≥3,同时例数I6C.组数l5,同时例数i5D.组数≥3,例数无限制E.以上均不对

要减小抽样误差,通常的做法是() A、适当增加样本例数B、减小样本例数C、严格挑选观察对象D、增加抽样次数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统计量T为 A、以秩和较小者为T ;B、以秩和较大者为T;C、 以例数较小者秩和为T ;D、以例数较大者秩和为T;E、当两样本例数不等时,可任取一样本的秩和为T

成组设计多组资料的秩和检验,哪种情况下H分布近似服从于χ分布( )A、组数≥3,例数无限制B、组数>3,或者例数≥5C、组数>3,或者例数≥6D、组数≥5,或者例数≥5E、以上均不对

多组资料的秩和检验,哪种情况下H值近似X分布A.组数1>3,同时例数1>5B.组数≥3,例数无限制C.以上均不对D.组数≥5,同时例数≥5E.组数≥3,同时例数t>6

下列关于t分布,论述错误的是A.当样本例数趋向于无穷大时,t分布曲线与u分布曲线发生重合B.t分布是对称于零的单峰分布C.t变换公式是:t=(X-μ)/据此可将正态总体转换成t分布进行研究D.t分布的形状由自由度决定E.t分布曲线下的面积有特定规律

当样本例数较少,总体标准差未知时,要想做样本与总体均数的比较,应采用( )。A.u检验B.t检验C.t检验与u检验均可D.X2检验E.以上答案都不对

样本平均数抽样分布趋向于正态分布的必要条件是A.总体分布单峰、对称B.总体均值、方差已知C.总体分布不限,大样本D.总体分布正态,样本方差已知

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统计量T是()。A、以秩和较小者为TB、以秩和较大者为TC、以例数较小者秩和为TD、以例数较大者秩和为TE、当两样本例数不等时,可任取一样本的秩和为T

关于标准误,下列论述错误的是()A、由μ、σ已知的正态总体中固定样本例数反复抽样,抽得的样本均数会以μ为中心,成为正态分布B、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C、当σ已知时,标准误可利用公式:σ/n求得D、当σ未知时,常用s作近似估计标准误的大小E、当调查的样本例数足够大,如:n>100时,标准误的估计值会与理论值极为近似

计量资料,随着样本例数的增大,S逐渐趋向于(),逐渐趋向于()。

在样本例数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何种情况时,二项分布越接近对称分布。()A、总体率π越大B、样本率P越大C、总体率π越接近0.5D、总体率π越小

阳性结果预测值的计算公式是()A、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B、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C、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D、(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E、(真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

当自由度趋向于无穷大时,t分布趋向于什么分布()A、χ2分布B、F分布C、正态分布D、二项分布E、对称分布

单选题当抽样的例数增加到接近总体例数时,t分布趋向于()Aχ2分布BF分布C二项分布D标准正态分布

单选题多组资料的秩和检验,哪种情况下H值近似X2分布()A组数13,同时例数15B组数≥3,同时例数t6C组数≥5,同时例数≥5D组数≥3,例数无限制E以上均不对

单选题关于标准误,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由μ、σ已知的正态总体中固定样本例数反复抽样,抽得的样本均数会以μ为中心,成为正态分布B当σ未知时,常用s作近似估计标准误的大小C当σ已知时,标准误可利用公式:σ/n求得D样本均数的标准差称为标准误E当调查的样本例数足够大,如:n100时,标准误的估计值会与理论值极为近似

单选题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其检验统计量T是()。A以秩和较小者为TB以秩和较大者为TC以例数较小者秩和为TD以例数较大者秩和为TE当两样本例数不等时,可任取一样本的秩和为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