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要求:站控层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A、20000hB、25000hC、30000hD、35000h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要求:站控层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

  • A、20000h
  • B、25000h
  • C、30000h
  • D、35000h

相关考题:

智能变电站只有间隔层和站控层。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规定,智能变电站分为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结构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原则上站控层发生故障停用时,不能影响间隔层的正常运行。

智能终端在智能变电站中属于:()。A、站控层B、间隔层C、链路层D、过程层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划分为 哪几层。()A、控制层;设备层B、控制层;间隔层;过程层C、站控层;设备层D、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

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厂站系统由()层次构成。A、站控层B、间隔层C、网络层D、过程层

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可以划分为();();()三层。A、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B、控制层,隔离层,保护层C、控制层,间隔层,过程层D、站控层,隔离层,保护层

智能变电站监控系统电气设备操作优先级最低是() A、设备本体就地操作B、间隔层设备操作C、站控层操作D、调度(调控)中心控制

智能变电站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A、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B、间隔层,站控层C、间隔层,网络层和站控层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站内操作与控制采用分级控制,控制宜分为四级,()的优先级最低。A、设备本体就地操作B、间隔层设备控制C、调度(调控)中心控制D、站控层控制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由()设备,以及网络和安全防护设备组成。A、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B、站控层、间隔层、设备层C、站控层、防误层、过程层D、以上都不正确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中站控层网络和间隔层网络采用()结构。A、星型B、环型C、总线型D、放射型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中下面关于站控层网络描述正确的是()A、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实现站控层内部以及站控层和间隔层之间的数据传输B、过程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实现站控层内部以及站控层和过程层之间的数据传输C、过程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之间的网络,实现间隔层内部以及间隔层和过程层之间的数据传输D、以上都不正确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由以下哪些设备组成()A、站控层设备B、间隔层设备C、过程层设备D、网络和安全防护设备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中下面设备不属于站控层的是() A、操作员站B、PMU数据集中器C、计划终端管理D、故障录波装置

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结构分为()。A、站控层B、网络层C、间隔层D、设备层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同期功能只能由()来实现。A、站控层B、远方调度C、设备层D、间隔层

监控系统可靠性的基本要求主要有()等。A、监控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应小于0.5小时B、监控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应小于1小时C、整个监控系统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应大于200小时D、整个监控系统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应大于20000小时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控制操作优先权顺序为()。A、远方控制-站控层控制-间隔层控制-就地控制B、就地控制-站控层控制-间隔层控制-远方控制C、间隔层控制-就地控制-站控层控制-远方控制D、就地控制-间隔层控制-站控层控制-远方控制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规定,智能变电站分为()、间隔层和站控层。

变电站监控系统的结构分为()。A、采样层B、站控层C、保护层D、间隔层

变电站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A、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B、间隔层,站控层C、间隔层,网络层和站控层

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体系分层为()A、间隔层B、站控层C、过程层D、网络层

根据《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技术功能规范》规定,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与继电保护信息主站进行信息交互应满足哪些要求?

变电站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是()。A、过程层、间隔层和站控层B、间隔层、站控层C、间隔层、网络层和站控层

计算机监控系统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站控层的设备宜集中布置,间隔层设备宜按相对集中的方式布置。(《50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和验收标准》)

多选题《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技术规范》规定,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由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设备,以及网络和安全防护设备组成,下面属于站控层设备的是()A监控主机。B网络记录分析仪。C综合应用服务器。D操作员站。EPMU数据集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