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血象特点是()A、红细胞较大,血红蛋白充盈较好B、粒细胞有核左移C、粒细胞较大D、血小板较大,数目亦可减少E、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血象特点是()

  • A、红细胞较大,血红蛋白充盈较好
  • B、粒细胞有核左移
  • C、粒细胞较大
  • D、血小板较大,数目亦可减少
  • E、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

相关考题: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

试述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骨髓象特点?

试述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血象特点?

试述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发病机制?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血象为A.大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C.正细胞性贫血D.单纯小细胞性贫血E.造血不良性贫血

有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可疑时,最适合的确诊方法是( ) A.血清铁测定B.血浆维生素B12测定C.血浆叶酸测定D.血象检查E.骨髓象检查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血象特点是红细胞数的减少比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更为明显。(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8月患儿,单纯母乳喂养,查体:皮肤、粘膜苍白,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象:血红蛋白78g/L,红细胞3.6×10/L,血小板121×10L。最可能的诊断是(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生理性贫血C.ABO溶血病D.营养性混合性贫血E.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象表现 (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是A.粒细胞左移B.MCH=32pgC.粒细胞分叶多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血象特点是A.粒细胞左移B.MCH=32pgC.粒细胞分叶多D.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E.RBC减少比Hb减少明显

A.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生理性贫血末梢血象中血红蛋白量降低比红细胞数目降低更明显的是

1岁小儿血象:Hb70g/L,MCV75fl,MCH26pg,MCHC30%。首先考虑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C.失血性贫血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慢性感染性贫血

女婴,8个月,皮肤蜡黄,虚胖,手足颤抖2个月求诊,体检:肝、脾轻度增大。血象:红细胞2.1×10/L,血红蛋白80g/L,本病可能的诊断是A.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混合性贫血D.蚕豆病E.再生障碍性贫血

女孩,1岁。因"手足颤抖2个月"就诊,查体:患儿皮肤蜡黄,虚胖,肝脾轻度增大。血象;红细胞2.6×1012/L,血红蛋白84g/L。患儿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混合性贫血E、营养不良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特有表现()

有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可疑时,最适合的确诊方法是()A、血清铁测定B、血浆维生素B12测定C、血浆叶酸测定D、血象检查E、骨髓象检查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血象特点是()A、红细胞较大,血红蛋白充盈较好B、粒细胞有核左移C、粒细胞较大D、血小板较大,数目亦可减少E、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

巨幼细胞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什么?

1岁小儿血象:Hb70g/L,MCV75fl,MCH26pg,MCHC30%。首先考虑()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C、失血性贫血D、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慢性感染性贫血

末梢血象中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数目减少更明显的是()A、生理性贫血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急性溶血性贫血

问答题巨幼细胞贫血的血象及骨髓象特点是什么?

单选题有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可疑时,最适合的确诊方法是()A血清铁测定B血浆维生素B12测定C血浆叶酸测定D血象检查E骨髓象检查

单选题该患儿的诊断首先考虑是(  )。A叶酸缺乏性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B缺血缺氧性脑病+缺铁性贫血C缺乏维生素B12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D营养性缺铁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选题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的表现是(  )。ABCDE

单选题8月患儿,单纯母乳喂养,查体:皮肤、粘膜苍白,肝肋下2cm,脾肋下1cm,血象:血红蛋白78g/L,红细胞3.6×1012/L,血小板121×109/L。最可能的诊断是()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B生理性贫血CABO溶血病D营养性混合性贫血E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多选题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血象特点是()A红细胞较大,血红蛋白充盈较好B粒细胞有核左移C粒细胞较大D血小板较大,数目亦可减少E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

单选题末梢血象中血红蛋白量降低比红细胞数目降低更明显的是()A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生理性贫血

单选题含叶酸量极低,易患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  )。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