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中洗涤式油氨分离器应尽量靠近冷凝器,其进液口必须较冷凝器出液口低()m。A、50~200B、100~250C、200~350D、300~450

机房中洗涤式油氨分离器应尽量靠近冷凝器,其进液口必须较冷凝器出液口低()m。

  • A、50~200
  • B、100~250
  • C、200~350
  • D、300~450

相关考题:

油氨分离器漏氨后,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工作中,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迅速关闭该油分离器的出气阀、进气阀、供液阀、放油阀及关闭冷凝器进气阀,压缩机至油氨分离器的排气阀。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一般情况下,冷凝器的出液口应比贮液器的进液口至少高( )。A.200mmB.100mmC.300mmD.150mm

对于氨制冷系统的管道要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吸气管应坡向蒸发器B、排气管应坡向油气分离器C、贮液器的进口阀门应比冷凝器出口低300mm以上D、冷凝器与贮液器之间设置均压管E、吸气管应坡向制冷压缩机

洗涤式油分离器简体下部有()和放油管接头。A、安全阀B、进液阀C、出液阀D、出气阀

油循环柜的进油管应伸至()开应与出油口()A、最低液面以下适当深度/尽量远离B、液面较深处/尽量靠近C、油液表面/尽量远离D、油液表面/尽量靠近

油氨分离器漏氨后,如压缩机正在运行工作中,应立即切断压缩机电源,迅速关闭该油分离器的出气阀、进气阀、供液阀、放油阀及关闭冷凝器进气阀,压缩机至油氨分离器的排气阀。

一般情况下,冷凝器的出液口应比贮液器的进液口至少高()A、200mmB、100mmC、300mmD、150mm

制冷系统中干燥过滤器应安装在()A、冷凝器进气管道B、冷凝器出液管道C、节流阀出液管道D、蒸发器进液管道

冰机简易流程图:合成、脱碳,氨冷器——气液分离器——冰机——油分离器——蒸发式冷凝器——小氨槽——储氨槽——合成﹑脱碳,氨冷器

氨冷凝器停用时,应继续通入循环冷却水,如果停用时间较长,应关闭进气阀、出液阀。

氨压缩浅冷装置中,低压制冷剂蒸气进入制冷机组之前,都要先进入()进行气液分离,确保制冷机组安全运行。A、氨油分离器B、冷凝器C、氨液分离器D、空气分离器

滑油循环柜的进油管应伸至()开应与出油口()。A、最低液面以下适当深度/尽量远离B、液面较深处/尽量靠近C、油液表面/尽量远离D、油液表面/尽量靠近

氨制冷系统中主要压力容器有()。A、冷凝器B、蒸发器C、氨液分离器D、集油器E、氨油分离器

施工升降机吊笼导向滚轮安装螺栓的预紧力矩为()N.m。A、200B、250C、350D、450

电磁阀在制冷系统中应安装载()A、蒸发器与压缩机B、储液器与膨胀阀C、冷凝器与储液器D、油分离器与冷凝器

气液分离器是用来使蒸气和氨液分离的设备,设在()A、压缩机排气管与冷凝器之间B、冷凝器出液管与膨胀阀之间C、膨胀阀出液管与蒸发器之间D、蒸发器与压缩机回气管之间

氨制冷系统中,压力试验定为1.8MPA的设备包括()。A、蒸发器B、盐水槽C、氨液分离器D、搅拌器E、冷凝器F、油氨分离器

高压贮液桶应设置在冷置在冷凝器近侧,其进液口应比冷凝器的出液口低()mm以上。A、100B、150C、200D、250

电磁阀在制冷系统中应安装在()之间A、蒸发器与制冷压缩机B、贮液器与膨胀阀C、冷凝器与贮液器D、油分离器与冷凝器

制冷系统中干燥过滤器应安装在()上。A、冷凝器进气管道B、冷凝器出液管道C、节流阀出液管道D、蒸发器进液管道

多选题氨制冷系统中主要压力容器有()。A冷凝器B蒸发器C氨液分离器D集油器E氨油分离器

单选题高压贮液桶应设置在冷置在冷凝器近侧,其进液口应比冷凝器的出液口低()mm以上。A100B150C200D250

单选题洗涤式油分离器简体下部有()和放油管接头。A安全阀B进液阀C出液阀D出气阀

多选题氨制冷系统中,压力试验定为1.8MPA的设备包括()。A蒸发器B盐水槽C氨液分离器D搅拌器E冷凝器F油氨分离器

单选题制冷系统中干燥过滤器应安装在()上。A冷凝器进气管道B冷凝器出液管道C节流阀出液管道D蒸发器进液管道

单选题油循环柜的进油管应伸至()开应与出油口()A最低液面以下适当深度/尽量远离B液面较深处/尽量靠近C油液表面/尽量远离D油液表面/尽量靠近

单选题机房中洗涤式油氨分离器应尽量靠近冷凝器,其进液口必须较冷凝器出液口低()m。A50~200B100~250C200~350D30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