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某井区在井深为3340m时的正常dc指数为1.88。该井区某井钻至3339m时经计算求得d指数为1.30,取该地区地层水密度1.10g/cm3代替正常地层压力下的钻井液密度,实际使用钻井液密度为1.20g/cm3。计算该井深的dc指数,并分析是否钻遇异常高压。

计算题:某井区在井深为3340m时的正常dc指数为1.88。该井区某井钻至3339m时经计算求得d指数为1.30,取该地区地层水密度1.10g/cm3代替正常地层压力下的钻井液密度,实际使用钻井液密度为1.20g/cm3。计算该井深的dc指数,并分析是否钻遇异常高压。


相关考题:

在正常情况下,dc指数随井深增加而()。 A、减少B、增大C、不变D、时大时小

计算题:某聚合物注入井的日配注为96m3£¯d,因此电停泵关井4h,求该井当日的日注入量?

正常压力地层的dc指数随井深而(),对异常高压井段,钻时相对减小,dc指数相应(),在dc指数-井深图上表现为向()偏离正常趋势线。 A、减小;增加;左B、增加;减小;左C、增加;减小;右D、减小;增加;左

下列内容中,()不需要及时变更地质设计。 A、探井原设计有中途测试项目,经钻探确定发现良好油气显示时B、某井完钻层位及井深与原设计相符时C、某井在井底时进入古风化壳,并发现良好油气显示时D、由于设计井区油质较稀,常规录井无法及时发现油气显示,需增加综合录井项目时

利用dc指数可判断储集层的性能,某井段盖层的平均值dcn为3.45,该井区储层最小值dc为3.1,则该井段为()。 A、好储集层B、差储集层C、非储集层D、无法确定

井深为整米数时的方入为()。

计算题:已知某井井深1800m,井内液体密度为1.02g/cm3,发生溢流关井后油压为2MPa,求地层压力和压井液密度。

一口井深为2000M的定向井,全角变化率为2°5,靶心半径为43M,则该井的的井深结构为()。

井深为3000M的井,要求在1001-2000M井段全角变化率为()。

计算题:某井月含水上升速度为0.5%,采油速度为1.2%。那么每采出1%的地质储量,求该井的含水上升率是多少?答

某抽油机井液面在井口,产量下降,实测示功图显示供液不足,分析该井为()。A、能量充足B、正常C、泵吸入部分堵塞D、供液不足

压井时,通常人们把()作为判断地层压力或井底压力的依据。A、关井套压B、关井立压C、DC指数D、初始循环立管压力

在正常压实情况下,Dc指数随井深增加而()。A、增大B、减少C、不变

某施工井油层套管为Φ139.7mm,壁厚9.17mm,该井为直井,垂直井深为3200m,井内为1.55g/cm3修井液,该井使用Φ73mm外加厚油管,因井内油管发生堵塞无法施工而起管柱进行更换管柱,当起上20根油管(约192m)时井底压力降低()MPa。A、1.05B、2.05C、3.05D、4.05

已知井深为3000米,井内溢流为1.15g/cm3的盐水,关井压力为2MPa,该井井底压力为()MPa。A、28B、35.81C、33.81

计算题:某井井深2000m,地层压力为25MPa,求地层压力当量密度?

计算题:某井以密度为1.50g/cm3的钻井液钻进至井深3340m处发生井涌,关井后观察求得立压为4.0Mpa,求压井时钻井液密度是多少?(附加压力取3.5Mpa)

在正常压力地层,随井深增加DC、指数()。A、减小B、不变C、增大D、不能确定

某机采井泵挂深度为950m,油层中深为980m,动液面为500m,则该井的沉没度为()m。A、450B、480C、500D、530

某井深为2500米,假设井眼为标准的121/4’’(311.2mm),其钻杆为5”(127mm),钻井液排量为1.5m3/min,求该井深的迟到时间?

计算题:已知井内泥浆密度为1.02g/cm3,井深为2000m,求井底静液压力。

在正常压实条件下,岩石强度随井深的增加而增强,当钻井参数不变时,机械转速(),泥岩段dc指数随井深()而()。

某机采井的泵挂深度为1000m,油层中深为1050m,沉没度为500m,则该井的动液面为()m。A、450B、480C、500D、550

填空题在正常压实条件下,岩石强度随井深的增加而增强,当钻井参数不变时,机械转速(),泥岩段dc指数随井深()而()。

填空题一口井深为2000M的定向井,全角变化率为2°5,靶心半径为43M,则该井的的井深结构为()。

单选题正常压力地层的dc指数随井深而(),对异常高压井段,钻时相对减小,dc指数相应(),在dc指数-井深图上表现为向()偏离正常趋势线。A减小;增加;左B增加;减小;左C增加;减小;右D减小;增加;左

单选题利用dc指数可判断储集层的性能,某井段盖层的平均值dcn为3.45,该井区储层最小值dc为3.1,则该井段为()。A好储集层B差储集层C非储集层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