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或两点距离(km数)的平方成正比。

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或两点距离(km数)的平方成正比。


相关考题:

两点间进行水准测量,共安置了四次仪器,每一测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为±6mm。()

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或两点距离(km数)的平方成正比。()

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比。A.正B.负

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距离(km数)的平方根成()比,与两点间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比。

测得AB两点间的倾斜,距离D′AB=30.000±0.005m.高差hAB=+2.30m±0.04m,则AB间水平距离的中误差为±0.005m。()

水准测量的目的是( )。A.测定点的平面位置B.测定两点间的高差C.读取水准尺读数D.测出两点间的高差,推算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是测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或斜距和竖直角(即倾斜角),然后利用三角公式计算出两点间的高差。

借助水准尺,利用视距测量原理,经纬仪还可以测量( )。A.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和高差h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和水平夹角卢C.水平夹角β和高差hD.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和竖直角α

DTM-452C在RDM测量程序中的rSD表示()A、两点间的斜距B、两点间的垂直距离C、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水准测量的实质是()A、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B、测高程C、测距离D、传递高程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A、利用水准仪读取标尺读数,计算竖直角,从而求取两点间高差B、利用水准仪的水平视线,求取两点间高差C、利用水准仪读取标尺红黑面读数,通过黑面红面读数差求取两点间高差

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或倾斜距离)与竖直角计算两点间的高差,再计算出所求点的高程。

已知A、B两点间的高差为-3m,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30m,则A、B两点间的坡度为()。A、-10%B、10%C、1%D、-1%

土方工程中的坡度是指两点间的高差与这两点间水平的距离之()。

根据地面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测得的竖直角,来计算两点间的高差,这种测量工作属于()。     A、基平测量B、水准测量C、高程测量D、三角高程测量

当采用双面尺法进行等外水准测量以确定两点间的高差时,一测站的主要观测步骤如何实现,如果进行观测数据的检核并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两点间高差(h)与该两点间距离(D)的比叫坡度i=h/D。

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比。A、正B、负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某站后视读数大于前视读数,则两点间的高差为()。 A、负数B、正数C、相等D、不正不负

单选题水准测量的实质是()A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B测高程C测距离D传递高程

单选题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比。A正B负

填空题土方工程中的坡度是指两点间的高差与这两点间水平的距离之()。

问答题当采用双面尺法进行等外水准测量以确定两点间的高差时,一测站的主要观测步骤如何实现,如果进行观测数据的检核并计算两点间的高差。

判断题两点间高差(h)与该两点间距离(D)的比叫坡度i=h/D。A对B错

判断题在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测站数(或两点距离(km数)的平方成正比。A对B错

填空题水准测量中,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与两点间距离(km数)的平方根成()比,与两点间测站数的平方根成()比。

判断题地面坡度是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与两点间的实地水平距离之比。A对B错

单选题在三角高程测量中,当两点间的距离较大时,一般要考虑地球曲率和()的影响。A大气折光B大气压强C测站点高程D两点间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