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向监测模块测得的直流电压为5V,则实际对应的风向为()。

在风向监测模块测得的直流电压为5V,则实际对应的风向为()。


相关考题:

测得真风向为67°,用16方位法表示的风向是()。 A、NEEB、ENEC、NNED、NEN

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 )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 0°、 45°、 90°、 135°、180°、 225°、 270°、 315°B. 0°、 180°C. 0°、 90°、180°、 270°D. 0°、 45°、 135 °、 225°、 315°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60°,240°B:120°,240°C:60°,180°D:90°,180°

某大气评价等级为二级的项目,其不利季节为冬季,冬季的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拟在该季节进行大气监测。下列监测布点方案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要求的是()。A:至少约在NW、SE、NE、SW方向布点,并在下风向加密布点B:至少约在S、N、E、W方向布点,并在下风向加密布点C:至少约在NW、SE、S、N方向布点,并在下风向加密布点D:至少约在NE、N、SW、S方向布点,并在下风向加密布点

三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0°,180°B:0°,120°,360°C:90°,270°D:0°,90°,180°,270°

大气环境三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0°、45°、90°、135°、225°、270°、315°B:0°、180°C:0°、270°D:0°、45°、225°、270°

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为轴向,取()为0°,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A:主导风向,下风向B:主导风向,上风向C:东西向,下风向D:东西向,上风向

一级评价项目采用极坐标布点法。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A: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B: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1~3个监测点C: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D:至少在约0°、90°、18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在主导风向下风向距离中心点(或主要排放源)不同距离,加密布设2~4个监测点

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0°、45°、90°、135°、180°、225°、270°、315°B:0°、180°C:0°、90°、180°、270°D:0°、45°、135°、225°、315°

某时人工观测的10分钟最多风向缺测,而自动气象站测得的10分钟平均风向为22°,该时人工观测的10分钟最多风向记录为()A、缺测B、22C、NNE

挑选月最多风向时,若某风向出现频率与静风C同时为最多,则月最多风向挑选为()。

在北半球船舶遇热带气旋,测得真风向为东南风,风力6级,则热带气旋中心的方位在()A、90°B、270°C、360°D、180°

测得真风向为45°,用16个方位法表示的风向为()。A、东北东B、北北东C、东北D、东

测得真风向为315°,用16点方位法表示的风向是()。A、NEB、NWC、SED、SW

风向传感器将7位格雷码信号转换成0-2.5V电压信号输出,0V为0度,当风向表转到270时,测得输出电压应为()A、1.875B、0.625C、1.250D、2.125

如果PSM-A10监控显示系统直流电压为52V,实际为53.5V,其他参数正常,则应()A、调节信号转接板上的电压基准电位器B、调节监控模块内部对应的电压基准电位器C、调节监控模块内部对应的电压采样信号电位器D、通过操作监控调节电压检测校准参数

测得真风向为225°,用16个方位法表示的风向为()。A、WSWB、SWC、SSED、SWS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60°,240°B、120°,240°C、60°,180°D、90°,180°

根据《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 55—2000),风向变化大小为30°-45°时,其对应的风向适宜程度为()类。A、aB、bC、cD、d

单选题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0°、45°、90°、135°.180°、225°、270°、315°B0°.180°C0°、90°、180°、270°D0°、45°、135°、225°、315°

填空题CWS600风向风速传感器供电电压为+()V ZQZ-CII风向风速传感器供电电压为+()V。

单选题某时人工观测的10分钟最多风向缺测,而自动气象站测得的10分钟平均风向为22°,该时人工观测的10分钟最多风向记录为()A缺测B22CNNE

填空题风向为南风,若流向为100°,则风向与流向的夹角为()°。

单选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二级评价项目大气环境监测点布置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主导风向为轴向,取上风向为0°,至少在约0°、()、()、270°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主导风向下风向应加密布点。A60°,240°B120°,240°C60°,180°D90°,180°

单选题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现状监测时,以监测期间所处季节的()为轴向,取()为0°,至少在约0°、45°、90°、135°、180°、225°、270°、315°方向上各设置1个监测点。A主导风向,下风向B主导风向,上风向C东西向,下风向D东西向,上风向

单选题对大气污染状况调查和监测时,在常年主导风向或季节主导风向非常明确的情况下,其布点方式为(  )。ABCDE

填空题挑选月最多风向时,若某风向出现频率与静风C同时为最多,则月最多风向挑选为()。